從古至今,似乎很多人都喜歡白色的動物,有些古代帝王甚至會把那些純白色的動物當成祥瑞,比如白鹿、白狼、白虎等。
其實在自然界中,除了那些像北極熊、北極狐等本身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而進化出白色的動物外,其他大部分動物中的白色成員是因為得了白化病。比如白色的大猩猩,白色的座頭鯨,還有白色的老虎等。
而近親繁殖是導致白化病的罪魁禍首,白化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近親繁殖的危害不必多言,這會讓後代出現很多基因缺陷的問題,對大部分有性生殖哺乳動物的危害都是毀滅性的。
但是人們為了追求一些寵物血統的純正性,往往會人為地讓它們近親繁殖,血統是純正了,但遺傳問題也很明顯。有些動物近親繁殖的後代可能並未顯現出不良症狀,但它們的基因缺陷已經埋下了,這很可能會在下一代呈現出來。
但是自然界中的動物們卻沒有這樣的意識,比如獅子一旦進入發情期可謂六親不認,那麼它們又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呢?那些流浪幾年之後返回獅群的年輕雄獅,如果遇到自己的親人又會怎麼做呢?
獅子曾在亞歐大陸上廣泛分佈,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多,它們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今天,除了少數亞洲獅在印度苟延殘喘外,非洲是它們最後的樂土。
獅子是唯一雌雄兩態的大型貓科動物,雄獅明顯比雌獅更大、更重,雄獅的體長可以達到2.6米,體重為250千克,而雌獅大約只有它的三分之二,體重一般不超過190千克。
雄獅頸部的鬃毛也是它們的顯著標誌,這條「圍脖」使它們在非洲草原上倍受炎熱之苦。但即使如此,鬃毛對雄獅而言仍然相當重要,鬃毛越濃密、顏色越深,表示雄獅身體越健康、繁殖能力越強,對雌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與其他貓科動物獨來獨往不同,獅子的生存策略是群居,一個獅群一般由1~6只雄獅、4~12只雌獅,以及若干幼獅組成,總規模一般在15只左右。
而大的獅群能有超過30個成員,更小的群體也不鮮見,特別是隨著棲息地的壓縮,以及近年來在獅子中流行起來的「貓科動物愛滋病」,獅子的總數減少,獅群也在縮小。
一般來說,獅群中的雌性是比較固定的,它們一生都在群體中度過,往往具有血緣關係。雖然偶爾也會接受外來雌獅,也會有個別雌獅被驅逐的情況,但是總體來看,獅群中雌性成員的組成還是比較穩定的。
而雄獅則不同,它們都是流動的,兩歲左右的雄獅會離開獅群去流浪,到了五歲性成熟的時候會挑戰其他獅群的雄獅,試圖成為新的獅王。一旦新獅王上任,它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上一任獅王的幼崽清除掉。
這主要跟雌獅的發情特點有關,同一獅群裡的雌獅往往是同期發情,這樣不同雌獅產下的同批後代的年齡是相近的。好處就是每個雌獅母親都能給不同的幼獅哺乳,當有些雌獅外出捕獵時,剩下的雌獅可以同時照顧所有幼獅。
但是只要獅群裡有需要撫育的幼獅,所有雌獅都不會發情,所以新獅王只能將獅群裡的幼獅全都處理掉,才能儘快促使雌獅發情,建立擁有自己血統的王朝。
獅群裡雌獅與雄獅的分工也有所不同,雌獅負責主要的狩獵工作,它們是天生的獵手,能夠單獨捕獵小型獵物,也可以通過合作圍獵大型獵物。
但在雌獅圍獵時,雄獅往往不會插手,不僅如此,雌獅捕獲的獵物還要優先給雄獅享用,而且是獵物最好的那部分肉,雄獅吃飽之後才允許雌獅進食。
雄獅不狩獵卻享有優先進食權,這是獅王權威的體現,但是雄獅也並非只是個「吃軟飯」的傢伙。它們要負責領地的巡視,這可不是個容易的活兒,有些領地面積有400平方千米大,雄獅需要用排泄物標記領地,並驅逐外來入侵者。
在雌獅圍獵大型食草動物時,比如野牛等,雄獅也會參與其中,而且往往發揮著領導作用,否則單憑雌獅的力量,是很難成功捕獲大型獵物的。
雄獅還代表著整個群體的終極戰鬥力,承擔著守護雌獅和幼崽的責任,特別是在面對其他雄獅前來挑戰的時候,雖然雌獅偶爾會參戰,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雄獅。
總得來說,獅群與其他大部分群居的動物一樣,是「母系氏族」社會,群體裡的雌性是主體,雄性是外來者,不過領袖由雄獅來擔任,這種「母系父權」的群體結構大大提升了獅子的生存能力。
前面已經介紹,獅群裡的雌獅一生都不會離開群體,雄獅是外來者,這樣不會出現近親繁殖的情況。但是它們產下的後代長大之後該如何呢?那些年輕雌獅與雄獅會不會出現近親繁殖的問題呢?
獅子肯定不會像人類那樣,明確知道近親繁殖的危害,但不得不佩服的是,獅子的繁殖策略恰好避開了大部分近親繁殖的可能性。它們是怎樣做的呢?
1、亞成年雄獅被驅逐,避免與同一群體的雌獅交配
雄獅性成熟的年齡為五歲,但是它們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被獅王驅逐,這種行為看似是獅王在消除未來的威脅,但卻起到了避免近親繁殖作用。
被驅逐的雄獅要在外流浪至少三年時間,形影單只的流浪獅,在非洲草原上是很難立足的。它們缺乏捕獵經驗,還隨時會面臨其他獵食者的威脅,因此大部分被驅逐的雄獅都很難活到成年。
而那些歷經磨難活到成年的雄獅,練就了一身戰鬥本領,具備了挑戰獅群的本領。它們會向獅群裡的雄獅發起挑戰,如果取得勝利,就能接管獅群,成為新的獅王。
所以獅子避免近親繁殖的第一個策略,就是將群體裡的亞成年雄獅驅逐,這樣就避免了年輕雄獅與群體出現近親繁殖的情況。
2、獅王頻繁更替,避免與自己後代近親繁殖
年輕雄獅的問題解決了,那麼獅群裡的下一代雌獅該如何呢?它們可是不會離開獅群的,要如何避免與獅王的近親繁殖問題呢?
雌獅性成熟要比雄獅早兩至三年,它們兩三歲的時候就會發情,如果獅群的領袖還是原來的雄獅,就很可能無法避免近親繁殖的問題。
但事實上,獅王的更替頻率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快。雄獅的平均壽命為12歲,5歲時挑戰獅群成為獅王,那麼第一批後代雌獅性成熟的時候,獅王已經8歲了,已經過了戰力巔峰期。
要知道獅王時刻都面臨著外來雄獅挑戰的風險,而且大部分獅王在位時間只有兩年左右,也就是說在年輕雌獅進入發情期之前,獅王就已經被打敗驅逐出群了。
被驅逐出群的老獅王,一部分經過休養生息,重新恢復戰力之後再次向其他獅群發起挑戰,有可能重新奪得王位。但大部分退位的獅王會在外流浪,最終因衰老而被其他獵食者獵殺或者餓死在外。
所以獅王的高頻次更替,可以有效避免雄獅與自己的下一代親近,這是獅子避免近親繁殖的第二個策略。
3、獅群的遷徙行為,可以有效避免離開群體的獅子再回到獅群
無論是年輕雄獅離開獅群,還是老獅王被驅逐出群,如果獅群領地原地不動,這些離開群體的雄獅很有可能再次回到獅群。
但是生活在非洲草原的獅群不會長期固守領地,它們會隨著季節變化以及獵物的遷徙而改變棲息地。也就是說獅群是不斷遷徙的,很多受傷的獅子因為跟不上群體的步伐而被甩在後面,成為一隻流浪獅。
那些兩歲就被驅逐的年輕雄獅,離開獅群後往往會遠離原生獅群的領地范圍,它們要挑戰其他獅群,這是刻在它們基因裡的行為準則。
在原生獅群也會隨時改變棲息地的情況下,流浪獅在偌大的草原上想要與自己的親人團聚,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獅群的遷徙習性,也避免了那些離開群體的雄獅們重新相遇的情況,起碼讓這種機率大大降低了。
相信看完以上內容就很容易回答這個問題了,小雄獅兩歲的時候離開群體,並且朝著遠離原生獅群的方向行進,而與此同時,獅群也在不斷的遷徙棲息地。這樣過了三年之後,離開獅群的年輕雄獅與原生獅群相遇的幾率微乎其微。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非洲草原上曾出現過一個大獅群,獅王有五個兒子,但並未將這些已經長大的雄獅驅逐,而是與它們結成雄獅聯盟,共同守衛獅群。
然而這五隻年輕雄獅成年之後,向它們的父親發起了挑戰,並將其驅逐出群,老獅王的孩子們接管了獅群。進入發情期的雄獅們想要繁衍自己的下一代,但是群體裡的雌獅們與它們都是有親緣關係的。
好在群體裡的雌獅拒絕與雄獅們親近,雌獅能夠通過氣味辨別近親,拒絕與之交配,不過迫于雄獅的力量,有些雌獅只能選擇離開群體。
當然了,總會有一些獅子無法逃脫近親繁殖的命運,在一些封閉的生活區域,由于天然屏障的存在,離開群體的雄獅很可能會與自己的親人相遇。
比如恩戈羅自然保護區,由于火山口形成的天然屏障,生活在那裡的獅子就會出現近親繁殖的情況,種群質量也越來越差。
總之從整體上而言,流浪雄獅長大後遇到自己親緣的情況微乎其微,即便有個別相遇的,雌獅也會拒絕與它們親近,那些由于天然屏障無法避免近親繁殖的,最終會因基因缺陷而走向滅絕。
無論是人類還是自然界的動物們,大部分近親繁殖都不會有好的結果,獅子有自己的繁殖策略,盡可能避免了近親繁殖的發生。那些曾經發生過近親繁殖的獅子,也已經因基因缺陷而被自然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