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過知了猴的小夥伴一定遇到過樹上的知了猴被螞蟻團團圍住的情況,不過,看到這種只需要拿起知了猴甩幾下,再吹幾下,就可以收入囊中了(剩下的一群罵罵咧咧的螞蟻)。既然,螞蟻是吃知了猴的,那麼為什麼在知了猴還在洞裡的時候,同樣喜歡在地面上活動,也喜歡挖洞的螞蟻不吃它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就不繞彎子了,直接進入正題。我們先說答案:螞蟻之所以不吃洞裡的知了猴是因為螞蟻找不到。那麼,作為地面「搜索部隊」的螞蟻為什麼找不到洞裡的知了猴呢?我從知了猴進入地面開始說。
知了猴是蟬的若蟲(若蟲是對不完全變態昆蟲第二生長階段的稱呼,不完全變態就時發育分為三個階段:卵、若蟲、成蟲,完全變態的昆蟲,是四個生長階段的,即卵、幼蟲、蛹、成蟲),也是蟬發育的第二個階段。一般情況下,蟬會在樹上選擇較為細小的樹枝,然後用自己的產卵器將樹皮挑開,把卵產在裡面(一枚卵的長度在1-2毫米之間,像長粒米一樣的形態和顏色)。
這些卵有的是當年就孵化成功,有的會以卵的形態越冬,通常越冬的卵都是產卵時間較晚的,此時已入秋,溫度逐漸的下降已經不滿足卵的孵化需求了。(下圖為越冬的蟬卵)
當然,無論是當年還是次年孵化,蟬的若蟲始終是要落到地上的,它們通常在孵化後(也只有2-3毫米)會隨著樹枝的搖曳被風吹落到地面上。此時的若蟲雖然很小,但是已經具備了適合挖掘的前肢,此時,它們會找一個位置,慢慢地挖土,然後進入地下。
由于蟬的若蟲挖的洞非常的小,所以一邊挖,基本上洞口就消失了。此時,它們會在地下靠著樹根中的汁液慢慢長大,隨著慢慢長大,知了猴開始在地下挖自己的活動通道。由于其要在地下待3年左右的時間(以黑蚱蟬為例),所以它們的通道要非常的深(可達半米)。但是,直到它們要羽化的最後一年的最後一天,它們才會在所在的洞穴的地面上開一個很小的孔。
因此,蟬的若蟲進入地下時體型很小,所以幾乎是不露痕跡的,並且若蟲在地下一直生長和蛻皮,直到出土蛻變才會開一個小孔,這樣極大的避開了捕食者的搜尋。而且蟬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地下度過的,這樣也是一種自保的方式(成蟲後最多1個月的壽命,而在地下要生活至少3年)。
其次是螞蟻的搜尋。螞蟻搜尋獵物靠的主要是「嗅覺」,因為螞蟻的體型限制了它的視力范圍,而且一些螞蟻的眼睛高度退化,甚至失去了視覺的能力,比如行軍蟻。但是,螞蟻的「嗅覺」並不是通過鼻子,而是通過觸角,螞蟻的觸角可以收集空氣中的氣味顆粒,從而對散發出氣味的物體的位置進行判斷。而知了猴一直在相對封閉的地下,氣味顆粒幾乎散播不到空氣中,所以,即使螞蟻從知了猴的頭上走過,它也不會發現僅一層之隔下有坨大大的蛋白質。
螞蟻由于其視力高度退化,它們靠觸角鎖定獵物,所以螞蟻的活動幾乎是不分白晝的,限制螞蟻活動的只有溫度,通常在15-35℃的環境下,螞蟻是活躍的,尤其是在25-30℃時,螞蟻的活躍度達到了頂峰。而在夏日,經過一天的太陽炙烤,地面溫度相當的高,螞蟻活躍性較差,等到傍晚時,隨著氣溫的下降,螞蟻反而更加的活躍。再加上知了猴出土後,在空氣中就會有它們的氣味顆粒,所以很容易被螞蟻們鎖定。
但是,知了猴身上有一層「鎧甲」,這層鎧甲在未脫離知了猴時,非常的有韌性且堅硬,一般的螞蟻,像常見的鋪道蟻是拿它沒有辦法的,而且即便是一群螞蟻都掛在它身上,知了猴依然是可以爬樹的。但是,知了猴一旦遇到一些個體較大的螞蟻群,它們是不會被咬死的。
而且知了猴有一個非常脆弱的時期,那就是蛻變時,蛻變是的知了猴要從蟬蛻裡脫離出來,而且剛出來的蟬整個身體都非常的柔軟,保持翅膀,如果此時遇到蟻群,它幾乎很難存活。
不過,一般情況下知了猴蛻變發生在半夜,而且此時它們早已經爬上了高高的樹,所以,在地面上活動的螞蟻是很難發現它們的。而且當蛻變成功後,蟬在幾個小時內身體就會慢慢變黑,表皮也會變硬,此時它們就不太怕螞蟻了。
當知了猴在地下時,螞蟻是很難找到它們的,因為螞蟻靠收集空氣中的氣味顆粒來搜尋獵物,而知了猴在出洞之前,它的洞口都是封閉的,很少有氣味顆粒散出。所以,螞蟻攻擊知了猴大都是在它出洞之後。有些小夥伴可能會有疑問:知了猴在封閉的地下不會憋死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知了猴需要的氧氣量非常的少,而且挖好通道後,土層中本身就存在稀薄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