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陸地生物還是海洋生物,水都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一旦失去了水源,絕大部分的野生動物都會陷入生存危機,在沒有水的情況下,不管是多麼強大的動物,都無法繼續存活。
馬納波爾斯(Mana Pools)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植物勝地之一,並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馬納」在修納語中的意思是「四」,所以馬納波爾斯意即「四潭湖」,這是指辛巴威中部迂回曲折的四潭永久存在的湖。
每到旱季,生活在這裡的野生動物都會來到湖邊,成群的鳥類和野狗,大象,犀牛,獅子……向湖邊聚集,形成一幅動物烏托邦天堂。
然而,攝影師在Mana Pools公園看到的卻是另一幅景象,令人難以接受,與去年同期甚至前一年的公園相比,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Mana Pools公園在今年一直受到乾旱的摧殘,這裡土地乾燥、焦灼,野生食草動物的食物供應稀缺,著名的「永久存在的」湖(即使尚未完全枯竭)正迅速消失。這裡的食草動物已經從饑餓向虛弱與疲憊轉變,這對於公園食草「居民」來說是艱難的。
一頭筋疲力盡的年輕大象倒在地上。
大象的戰鬥力非常強大,成年的大象幾乎不畏懼非洲草原上的任何動物,所以在尋找水源的時候總是具備一定的優勢。不過今年乾旱給了這頭年輕大象沉重一擊,漫長尋找水源的旅途已經榨幹了它,它現在變得十分的虛弱。
在平常的時候,獅子不會輕易捕獵大象這樣的巨獸,但是在大象十分虛弱的情況下,獅子是不會錯過的,每到旱季看到獅子吞噬容易捕獲的大象或水牛一點也不罕見。
它們太虛弱了以至於無法保護自己,大型食草動物和它們的幼崽這時很容易受到獅子,鬣狗和禿鷹等的注意。大型食草動物們根本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來滿足它們的日常需求,而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決定了結果。
獅子勇敢地追捕一頭小象犢,儘管母象就在身邊,但母象盡了最大的努力,獅子還是占了上風。對於掠食者來說,這只是一場等待的遊戲,只要等到本就虛弱的動物們筋疲力盡,它們的耐心就會得到獎勵。乾旱期間Mana Pools公園中獅子的生活輕鬆愜意。
小象還是在伏擊中倒下了,但象群不會因為小象的問題而停止尋找水源地的腳步,可是母象還是不想離開,它守在小象旁。更多的獅子以及鬣狗和禿鷲聞訊趕來,它們想要分瓜小象肉。獅子在實力上具備決定的優勢,它們趕走了鬣狗和禿鷲,獨霸了小象。
今年Mana Pools公園中的食草動物是絕望的,目睹這一切的某動物保護組織緊急開啟了「餵養方案」,隨後捐贈的牧草卡車被帶進了Mana Pools公園,這些牧草是食草動物的補給和餵養幼崽的生命線。
這一「餵養方案」引起了意見分歧並引發了很大爭議。動保組織認為在親眼看到一些動物的處境之後,我們必須做點什麼,對於一些絕望的動物來說,這無疑挽救了它們的生命。然而,在爭議佔據了主導地位的聲音卻是,「自然界正在被篡改,應該允許自然界繼續前進」。
關於順其自然,還是「餵養」干預的爭論還在持續,誰也沒有給出明確的「正確」答案。
不管爭議的結果如何,這位攝影師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它讓我們知道在野外生活會多麼艱難。
生命線:一群大象正在吞噬送來的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