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盤點一些以人類為食的動物,雖然遭遇它們的機會渺茫,但是小機率事件也有可能發生,了解一下有備無患吧
食人動物Man-eater
是指那些會捕食人類的動物(不包括食腐動物)。雖然襲人致死的動物有很多種,但是大多動物一般 都是為了防衛領地而攻擊,但是食人動物在特定情況下(例如誤判等)會將人類作為獵物進行捕食。同時也存在將人類納入日常捕食對象或主要以人類為食的案例。
相關報告所提到的食人動物包括獅子、老虎 、豹、鬣狗、美洲豹及鱷魚。但是,這不代表只有這些動物才會攻擊人類,除此之外有許多動物都會將人類視為獵物,例如熊、大型蛇類(例如蟒科及蚺科)、科莫多巨蜥、狼、美洲獅、鯊魚。
虎
由虎造成的人員死亡數較之其他大型貓科動物造成死亡人數的總和還高。老虎同豹子及獅子不同,老虎很少為了捕食人類而進入人類居所。大多數的襲擊報告都是在老虎的領地上發生的。此外,老虎襲人的事件往往發生在白天,這與豹子及獅子也不同。
「食人虎」的頭骨標本,它的右邊右上犬齒斷了一半,右下犬齒齊根斷掉。這個永久性傷害妨礙了這只虎獵食其他獵物,從而以人為食。
松達班棲居著六百多隻孟加拉虎, 這些老虎襲擊並殺死了許多人。據稱這些老虎是世界上僅剩的食人虎族群,儘管這些虎並非這世上僅存的生活在人類附近的虎群。對此,一些人認為是當地老虎所飲 用的淡水中鹽分的含量造成了老虎在日常捕食的獵物發生了改變,當然,還有一些人認為老虎因為習慣了當地常年洪水中的人類屍體的味道而開始捕食人類。
獅
有關食人獅的報告顯示他們較之老虎膽子更大,敢于在夜晚進入人類居所以捕獲食物。當然這也使得食人獅更容易被人們逮到並且處死。獅子之所以變成食人獅的原因和老虎一樣:饑餓、年老、疾病(人類較之其他獵物更易于捕捉),不過一些食人動物,例如察沃食人獅,卻是十分的健康。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中展示的察沃食人獅獅子食人的行為已經得到了系統性的研究。美國及坦尚尼亞的科學家的報告稱從1999年到2005年坦尚尼亞動物食人的報告大大增加。至少563名村民遭到攻擊,其中許多人被獅子進食,數字遠遠超過了一個世紀前「察沃食人獅」所導致的死亡人數。
這些食人報告大多發生在塞盧斯國家公園禁獵區,魯菲吉河及莫三比克邊境的林迪省。雖然獅子食人的事情已經得到了坦尚尼亞國家的關注,但是有人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對國家公園內獅子的保育政策,他們認為正是這種增進獅子繁衍的政策導致了大量村民的死亡。在林迪省已經出現獅子進入村莊中心襲擊人類的情況,據悉,每年大約有550到700人遭到獅子的襲擊。
豹
吉姆·科貝特(英國獵人,他一生在印度殺死了十多隻食人的虎和豹)曾經指出,相較之老虎因為體弱而捕食人類,豹則是因為習慣食腐後而開始捕食人類。
圖為:博納爾食人豹,活動在印度博納爾邦境內,殺傷多名人類。1910年,吉姆擊斃了它。
在科貝特所熟悉的地區,死者的屍體會遭到完全火化,可在當地瘟疫肆虐時,焚燒屍體所需的木材就會供不應求,而死者的屍體 只會被略微被火炙烤一會兒就被移到火葬壇邊,這些屍體並沒有得到火化,最後很可能被花豹進食掉。在亞洲地區,食人豹基本在夜晚行動,他們甚至衝破居民的房門、茅草屋頂以捕食屋中的人類。
而在非洲,花豹襲人的報告就少了許多並且基本發生白天。科貝特和肯尼士·安德森同時撰文指出,捕殺食人豹,其實比捕殺其他動物更具有挑戰性。
狼
同其他食人的哺乳類動物相比,狼類攻擊所造成的致死率是比較低的。雖然存在著潛在的威脅,但是由于狼類的體型及掠奪性等多種因素使得他們是除狗之外威脅性最低的動物。狼類食人的報告極為罕見,而且大多數也是捕食兒童。
慣化,是一些狼類食人事件的罪魁禍首,而這是由于人類居住地同狼類棲息地太近導致狼同人類頻繁接觸,使得狼失去了對人類的畏懼所導致的。人類有意無意間對狼的投食也會使得狼失去對人類的畏懼而產生慣化。這也是為什麼在狼類保護地的狼,往往會比狩獵區的狼更加兇狠無畏。
澳洲野犬
澳洲野犬攻擊的事件是極其罕見的,它們通常較為害羞並且會避開人類,在澳大利亞,只有三起攻擊致死的記錄。最著名的襲人事件,是「阿紮裡亞·張伯倫的消失」:他的父母在攀登烏魯魯時,看見一隻澳洲野犬將阿紮裡亞叼出了他們紮營的賬篷。
1980年,張伯倫一家在烏盧魯(當時被稱為艾爾斯山)宿營。夜幕降臨時,林迪·張伯倫把她九周大的女兒阿紮莉婭安置在他們的賬篷裡。過了一段時間,當林迪發現阿紮裡亞不見了,而賬篷上有血跡,附近有野狗的腳印。1981年新聞猜測,阿紮裡亞是被野狗抓走了,而且很大機會已經喪生。然而,當局和公眾很難相信這些動物會在沒有挑釁的情況下進入營地並進行攻擊,因此懷疑的矛頭指向了這對父母。第二年,林迪·張伯倫(Lindy Chamberlain)因謀殺女兒被判終身監禁,而她的丈夫邁克爾(Michael)被指控為從犯。
林迪在監獄裡呆了三年,直到阿紮莉婭的衣服在一個野狗窩附近被發現,她才被赦免並釋放。2012年,在對其他澳洲野狗襲擊兒童的報導進行廣泛調查後,一名驗屍官最終裁定,阿紮裡亞·張伯倫之死是由一隻澳洲野狗造成的。這個故事啟發了一些作者和編劇,最著名的電影《黑暗中的呐喊》,由梅麗爾·斯特裡普主演的林迪·張伯倫就是根據這個原型。
熊
雖然熊很少襲擊人類,但是一旦熊襲事件發生,考慮到熊的體型以及其自身的力量,這種襲擊往往是致命的。真正的食人熊是極其罕見的,但如果熊患有疾病 或者其棲息地食物稀缺的話,熊便會想方設法攻擊並捕食一切它能夠捕殺的東西。2008年7月,數十頭饑餓的熊殺害了在堪察加鮭魚孵化廠中的幾名武裝警衛。在發現兩具遭熊破壞的工人遺體後,當局派遣了一隊狙擊手將熊獵殺。
與虎對抗的懶熊熊通常是一種比較害羞,謹慎的動物,其中亞洲黑熊較之歐洲棕熊,更顯得與人親近。一般來說,棕熊很少對人進行攻擊並且通常它們會避開人類的視野,然而,由于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當它們受到驚嚇或者覺得受到威脅時,熊便會發起攻擊。在印度以及緬甸的一些地區,正是因為這種不可預知性,懶熊比老虎在當地人眼中更具威脅性。
鬣狗
儘管鬣狗經常以人的屍體為食,但事實上它們對待人類還是較為謹慎的並且它們的威脅性相對于那些領地與它們重疊的大型貓科動物更小。不過無論是斑鬣狗 還是條紋鬣狗都是完全有能力殺死一個成年人的,而每當發生食物短缺時,這類消息經常為人所知。如同大多數食人動物一樣,斑鬣狗和條紋鬣狗更喜歡攻擊婦女, 孩子以及體弱多病的人,僅管他們也可以攻擊成年人。
斑鬣狗是這兩種鬣狗中更具威脅的一個,它們更大,更具掠食性。棕鬣狗是否捕食人類這點依然不得而知。
鱷魚
鱷魚通常在它們的棲息地攻擊人類。河口鱷以及尼祿鱷(例如巨鱷古斯塔夫)較之其他鱷魚更具威脅,它們較之其他種類的鱷魚造成了更多的捕食事件。每年,撒哈拉以南的尼祿鱷都有造成數百人死亡。不過,東非尼祿鱷種群健康的狀態以及當地居民貧窮和糟糕的保護措施也許才是導致當地鱷魚襲人事件竟高于其他地方相同事件發生總和的罪魁禍首。此外,沼澤鱷與灣鱷也是較常攻擊並捕食人類的鱷魚物種,其中灣鱷在蘭裡島之戰中便有大規模襲擊人類士兵的紀錄。
古斯塔夫(英語:Gustave)是非洲布隆迪的一頭巨型雄性尼祿鱷,在坦幹依喀湖北岸與魯濟濟河活動。它因身為食人動物而知名,且據傳已在上述地點殺害了將近三百人。雖然實際人數很難核實,仍令當地居民感到相當不安。
爬行動物學家派特裡斯·費耶自1990年代後期起便研究與調查古斯塔夫。有關古斯塔夫的許多資訊都來自公共廣播電視公司2004年的紀錄片節目《捕抓殺手鱷魚》(Capturing the Killer Croc),在該節目中記錄了對古斯塔夫的研究與捕獲行動,但捕獲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
蛇
只有極少數的蛇足以吞下人類。雖然有不少關于大蛇吞食人類的事例,不過有確切證據的不多。蛇吃人這種情況不容易發生,特別是體型大到足以吞食成人的個體很少,一般體型的大蟒只足以吞下一個小孩或者是嬰兒。
在菲利賓,大約有四分之一的阿埃塔人報告稱曾在網紋蟒的攻擊嘗試中倖存下來。網紋蟒是一種大型掠食性動物,它們同阿埃塔人一樣捕食鹿、野豬以及猴子。
只有幾種大型蛇類才可能吞食成年人類,例如:網紋蟒、非洲岩蟒、森蚺鯊魚
與普遍看法相反,只有少數的幾種鯊魚對人存在威脅。在超過568種鯊魚中,只有四種會對人發動致命攻擊:大白鯊、虎鯊、牛鯊、遠洋白鰭鯊,特別是海上的飆網者對鯊魚而言外型和主要獵物海狗極為像似。
這些鯊魚都是巨大的、具有攻擊性的掠食動物,多數的被襲擊報告來自前三種鯊魚,遠洋白鰭鯊的大部分攻擊報告都沒有得到記錄。
家養犬
如同其他一些大型食肉動物一樣,家養犬擁有作為食人動物所應有的力量、速度、敏捷、貪婪以及鋒利的牙齒和爪子。掠食性較強的狗足以擊倒比人還大的家 畜或者野生動物,這一點體現出狗作為一個食人動物的「潛力」。
一隻大狗或者一群哪怕沒有掠食性的狗都足以殺死一個人,一個人獨自擺脫狗的襲擊是相當困難的。
狗的掠食[性.行.為]時有發生,並且大多數都是因為人類的不當行為而造成的。
對襲擊事件的恐懼使得人們在民間傳說及迷信故事中,刻畫了大量兇惡動物食人的形象(狗往往不在其列)。對食人事件的恐慌已經使得人們鼓勵對虎、豹以及獅進行狩獵,食肉動物在棲息地遭到獵殺使得它們離開自己的家園遷徙到更靠近人類居住地的地方;對這些動物的騷擾以及狩獵,以及造成了對當地物種自然棲息地的破壞。
灰狼,它們龐大的族群曾經遍佈世界各地,但是由于會對家畜和人類造成威脅,它們遭到人類的獵殺並已在多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