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上的流水將石灰岩慢慢溶解,形成一個個巨大的岩洞。而就在這些洞穴中,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奇特的骨骼,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些骨骼屬於哪種動物。
起初,人們誤以為這些骨骼屬於恐龍,而且還搬出來很多證據。直到1794年,動物學家證明這不是恐龍的骨骼,而是一個新物種——洞熊的骨骼。
洞熊這種巨大的熊類,號稱冰川時期的陸地之王,曾經遍佈歐亞大陸,世代棲息在山洞中,靠冬眠來熬過漫長的寒冬,讓人類的祖先心驚肉跳,但很多還是成了洞獅的獵物。
洞熊作為一種兇猛無比的史前巨獸,生活范圍遍佈整個歐洲,並向東延伸到東亞。不過,它主要在西班牙、瑞士、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地活動。
洞熊也曾經與棕熊同時生活在中國大地上。在北京周口店遺址裡,考古學家在當時古人類「篝火晚會」的遺跡中,發現了洞熊與棕熊等其他動物的殘餘骨骼。
這樣一來,洞熊不光生活在歐洲,也曾經生活在中華大地上,洞熊的分佈區就遍佈整個歐亞大陸的北部。
但是和歐洲洞熊相比,生活在中國的洞熊體型相對偏小,牙齒結構沒有那麼複雜,掌骨卻更加粗壯,這表明中國的洞熊可能有更強的挖掘能力,它們喜歡吃植物地下的根莖。
但是不知什麼原因,棕熊在中國卻一直繁衍下來,洞熊卻慢慢滅亡了。
洞熊與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棕熊、北極熊、美洲黑熊與亞洲黑熊同屬於熊屬,不過,它在熊屬中屬於體型最大的物種之一。
據自然雜誌介紹,棕熊家族在進化的道路上,曾經進行過2次分家。第一次分家進化出了洞熊,第二次又分化出了北極熊。可見,洞熊和棕熊、北極熊的親緣關係十分密切,它們曾是一家人。
洞熊甚至還有少量基因殘留在現在的棕熊之中。在歷史上,棕熊和洞熊還曾經繁育過,經常偷偷約會。所以,在洞熊消亡之後,棕熊還保留下了洞熊基因的「火種」。
據《科學報告》裡介紹,科學家還發現不同地區棕熊,它們DNA的外來基因比例也不盡相同。高加索棕熊攜帶的洞熊基因比例最高,達到了1.8%;而北美棕熊和洞熊的基因相似度最小。這就間接證明瞭雜交關係,因為洞熊從未出現在北美大陸上。
洞熊的外形與棕熊相似,個體巨大,身體十分強壯,額頭凸出,全身覆蓋著濃密的毛髮。四肢粗壯有力,小腿較短,擁有剃刀般鋒利的巨爪,奔跑能力較弱,不像如今的棕熊與黑熊那樣能爬樹。
成年雄獸平均體長3米左右,有的甚至超過3.5米,體寬在1.7米左右;頭骨長約50釐米,而棕熊的頭骨僅長25釐米。洞熊能直立起身體走路,站立時高達3.66米,甚至超過一層樓高。
體重超過棕熊和北極熊,要大出近1/3。雄獸平均體重在600公斤左右,最大的洞熊體重可達1100公斤,超過了1噸;雌獸的體重約為雄獸的一半,重為225-300公斤。
奇怪的是,洞熊的鼻竇特別大。鼻竇是顱骨內的空腔,一共有4對,左右對稱,大鼻竇可以隨時調節吸入鼻腔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助於降低洞熊冬眠時的能量消耗。
洞熊咀嚼用的前臼齒變得特別大,還佈滿了瘤狀突起,切肉用的裂齒卻不再鋒利;不過,洞熊還保留著粗大的犬齒。
洞熊到底是吃素的食草動物,還是屬於肉食動物呢?對於洞熊的「食譜」問題,科學界一直存在諸多爭議,但是誰也沒有拿出可靠的證據來說服誰。
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洞熊是一種食草動物,屬於「吃素的大個頭」,主要以植物性食性為主,比如嫩草、草根、草莓及其它漿果,有時也吃點蜂蜜。
它們的理由有兩點:一是洞熊的頭骨厚重,額頭凸出,牙齒齒尖結構複雜,和大貓熊接近;二是洞熊有極其粗壯的掌骨,洞熊很有可能經常挖掘並進食大量的植物。
但主張是肉食動物的科學家認為,洞熊並非吃素,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溫和,它們會扮演兇猛的獵人,食譜以肉類為主。
它們經常獵食一些動物,其中包括哺乳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也不介意一掌拍暈遇到的狼,甚至包括當時的人類,應該屬於肉食動物。
其實,洞熊很有可能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雜食動物,既不是此前推測的「素食主義者」,也不是傳統的「食肉類動物」,只不過吃素多一點而已。
在寒冷的冰河時代,那時的人類還不會建造有牆有屋頂的房屋,現成的洞穴當然是他們最理想避風遮雨擋雪的地方,但這些洞穴早已經成了洞熊的巢穴,洞熊是不可能讓出來給人類居住的。
為了爭取更好的居住環境,來躲避外面的寒冷,原始人類與洞熊的洞穴爭奪戰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洞熊不像棕熊,它們不喜歡單獨生活,而是以小家庭群體形式存在,彼此聯繫緊密,協調能力強。原始人類要想戰勝它們,難度很大。所以,到了冬季,人類趁洞熊冬眠之際,跑進洞穴中消滅那些正處於冬眠狀態下的洞熊,佔領洞穴。
但是好景不長,春季一到,另一些從冬眠中蘇醒、腹中饑餓的洞熊,性情非常兇猛,它們發現自己的親屬別人類所害,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它們又反過來襲擊人類,很多時候又重新奪回了洞穴。
洞熊不僅與人類爭奪洞穴,還要面臨與洞獅的爭鬥。冰河時期,歐洲最頂尖的動物就是洞獅與洞熊,它們兩個向來就是一對冤家宿敵。
洞獅的體積比如今的非洲獅要大四分之一,本身是一種食肉動物,主要歐洲野馬為食,但也不會放過洞熊。科學家多次發現,在洞熊的巢穴裡仍然保存有一些骨頭,上面能夠清楚的顯示,洞熊骨頭上面有洞獅牙齒的痕跡。
儘管洞獅的體型小於洞熊,但是貓科動物相對來說都比較靈活,而且它們的上犬齒長度常超過10釐米,幾乎不遜於各類劍齒虎。而洞熊儘管力大無比,但比較笨重,成為洞獅的口中的食物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也有一些證據表明,極個別的洞獅在戰鬥中還是輸給了洞熊。
據《洞熊的故事》一書介紹,早在距今120萬年前,洞熊就與棕熊、北極熊分開,成為獨立的物種,生活在歐洲。距今30萬年,洞熊遍及整個歐亞大陸;到了更新世末,最後的洞熊曾分佈在中歐、南歐一帶;直到冰期結束,也就是距今17000年前,它們徹底消亡。
關於洞熊滅絕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其中,多數學者認為,人類的攻擊是主因。當時的原始人類還以消滅洞熊為榮,它們甚至還在洞穴岩畫中留下了捕獵時的情景。
還有一種觀點,他們認為是食物的缺乏把洞熊推向消亡的邊緣。冰期進入高峰時,氣溫下降了10度左右,從而導致洞熊食用的植物大量減少或完全消失,使得洞熊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
近年來,有科學家發現,洞熊之所以滅絕,主要是由於洞熊的鼻竇出奇大,而大鼻竇直接影響到咀嚼的力度和幅度。而且受到大鼻竇的限制,洞熊的犬齒、門齒的咬合力也因此變弱了。隨著時間推移,它們無法攝入足夠的能量,從而在冬眠中「長睡不醒」。
不過,洞熊的滅絕可能並非那麼簡單,大概也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致。
為什麼棕熊能倖存至今,而洞熊卻從此滅絕?你覺得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