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動物界最兇狠的動物時,人們往往習慣性地想到獅子、老虎、鱷魚等食肉動物,其實有些食草動物發起狂來,爆發出的殺傷力可不輸食肉動物,甚至比他們強悍不少。
河馬看起來憨厚溫順,可一旦發起飆來卻十分恐怖嚇人,不管是鱷魚還是獅子,在它這裡都討不到好處。
河馬屬于哺乳綱、鯨偶蹄目,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它跟馬或者豬是近親,因為外表有許多相似之處。
不過科學家卻通過化石分析發現,河馬跟鯨類是近親,它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
5000萬-6000萬年前,二者的親緣關係可以理解成表兄弟。
鯨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動物,河馬則是淡水物種裡最大的哺乳動物,體型巨大。河馬體長一般有2-5米,包括一條35公分長的尾巴;噸位可觀,大概是1300-3200公斤。
河馬分佈在非洲,主要在水草豐茂的地區活動,通常以10多隻的群體生活,壽命有三四十年。
白天,河馬幾乎都待在水裡,以水草為食,由于體型巨大,食量也大,每天要吃100公斤以上。水草缺乏時,會在晚上上岸吃植物或農作物。
河馬基本全身無毛,紫褐色的皮膚裸露在外,只有吻部、耳朵、尾巴有稀疏的毛。
它們的皮膚也沒有汗腺,站在烈日下的時候,為了防曬,它們的皮膚會分泌出一種紅色的液體,科學家將其稱為河馬酸。
河馬酸讓河馬看起來紅紅的,使其被稱為「汗血寶馬」,能吸收紫外線,防止皮膚受傷,但效果持續不了太久。
河馬的外表相當無害,尤其是潛在水中的時候,看起來呆萌憨厚。不過,我們可不要被這副模樣騙了,它是被稱為非洲草原頭號殺手的存在。
·頂翻獅子
河馬主要有兩大技能傍身,一是咬合力可觀的大嘴,二是巨大粗壯的體型。河馬的嘴特別大,能張開180度,當它張開血盆大口怒吼時,呆萌的形象會被徹底顛覆。
河馬的大嘴裡,是不甚整齊的巨牙,下犬齒長達五六十公分,重量就有2.5公斤。能夠大張的巨嘴和匕首一樣的牙齒,給河馬提供了強悍的咬合力,能達到826公斤。
在自然界,體型是物種之間戰鬥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河馬這樣的「坦克」面前,平均體重僅240公斤的非洲獅,根本無法像對待其他獵物那樣,對河馬撕咬斃命。
而且,獅子的咬合力比起河馬也要遜色很多,河馬可以輕鬆頂翻一頭獅子。一般來說,獅子很少攻擊河馬,如果只是想要獵物,它們有更好獵殺的動物可以選擇。
河馬看似笨重的外表下,還有著不錯的奔跑速度,短距離跑速可達40公里每小時。
雖然這個時速比起獅子來是差了點,但畢竟人家不靠速度吃飯。河馬常年生活在水裡,不會游泳,但能在水底潛行5-10分鐘,說明在水裡的時候更有利于它發揮。
·口撕鱷魚
非洲草原上有個壯觀至極的景象,那就是每年的7-9月的動物大遷徙。遷徙途中,馬拉河是角馬、牛羚的必經之路。
不是所有遷徙的動物都能成功渡河,遷徙大軍的一些成員會溺水而死,或者遭到河中鱷魚的偷襲。
有時候,小角馬會不幸被鱷魚直接吞食。
馬拉河中也有河馬分佈,但鱷魚卻不敢去冒犯它們,一是沒必要,二是打不過。二者一個主要吃水草,一個吃葷,在食物上沒什麼衝突。
而且,馬拉河河馬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在分解的時候消耗很多氧氣,水裡的魚因缺氧而死,就便宜了鱷魚。
平時鱷魚也不會招惹河馬,畢竟二者的體型差距實在太大,河馬隨便一口下去,都能把鱷魚撕碎。
當鱷魚威脅到河馬幼崽時,河馬的護崽天性將被完全激發,發飆的它們毫不客氣地圍攻鱷魚,鱷魚的下場要麼是被咬死,要麼是僥倖逃跑。
河馬發起瘋來十分可怕,沒有多少動物能承受它的怒火。那麼,是不是說草原就沒有生物能讓河馬吃癟了?
要承認的是,成年後的河馬確實是沒有天敵的,食肉動物也不會將這個勁敵當成獵物。不過,有一種動物能夠壓制它們,那就是大象。
非洲象體長大約為6-7.5米,體重在7000公斤左右——這樣的資料跟河馬相比,可以說是完全碾壓。
大象的攻擊,例如衝撞等技能,是河馬無法抵抗的。
當然,這兩種動物沒有什麼競爭關係,一般不會發生衝突。
————————————
本文圖片源于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