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貓在野外待得足夠久,未來會不會進化成老虎?
2021/07/13

貓在外形和習性上,與老虎十分相似,簡直就是縮小版的老虎,所以很多人產生了這樣一種疑問:如果貓在野外待的時間足夠久,那麼未來它們能夠演化成老虎嗎?

人們之所以能夠產生這樣的疑問,先決條件是現代所有貓科動物都是由最初的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演化而來,貓與老虎有著共同的祖先,而它們的祖先之一如:細齒獸,都是體型非常小的動物,體長只有20公分左右。

其實這個問題就像是問猴子未來能不能進化成人一樣,巴西塞拉達卡皮瓦拉國家公園裡面有一群卷尾猴,能夠簡單使用石頭處理食物,經專家評估,這群猴子已處於「石器時代」。這件事情也讓「猴子未來能進化成人」增加一分可信度。

事實上多數人都將物種演化的過程想簡單了,儘管很像,但人類並非由現代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老虎也不是由家貓演化而成的。

貓科動物演化簡史

現代野生動物裡面,貓科家族絕對是非常耀眼的存在,幾乎佔據了食肉界的半壁江山。

自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之後,地球上又經歷了數次物種大滅絕,尤其是進入全新世之後,地球上超大型的猛獸相繼退出歷史舞臺,使得中小型捕食者迅速壯大,而站在這些動物頂點的,便是貓寇里的老虎和獅子。

現代所有貓科動物,都由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演化而來,經過數次分化,最終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到了古貓類這一階段時,逐漸分化成了三個分支,分別是恐貓類、真劍齒虎類、真貓類。

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雖然在之後的物種演化過程中,出現了許多赫赫有名的史前猛獸,但這兩支都沒能活過第四紀冰河期,只有真貓類倖存了下來。

真貓類繼續經過數次分化,最終形成了豹族和貓族,也就是如今我們常說的豹亞科和貓亞科的前身。 老虎屬於豹亞科豹屬,貓屬於貓亞科貓屬

基因全面返祖幾乎不可能

物種的演化過程是極其漫長的,貓科同一個祖先,但貓和老虎早就朝不同的方向演化了,就像是一棵大樹,有著不同的枝葉,而貓和老虎,就像是其中的兩個枝葉。

如果貓在未來要進化成虎,那麼它首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就是返祖,就像大樹要重新變回一顆種子,然後再次經歷一遍相同的演化過程,甲枝葉才能長成乙枝葉,貓也才有可能經歷老虎的演化過程,最終變成虎。

試想一下可能嗎?雖然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看見部分返祖的現象,比如某些人渾身長有像猴子一樣的長毛,但歸根結底這只是部分返祖的現象。而貓要進化成虎,就必須全面返祖,尤其是基因層面,這在科學上是很難實現的。

退一萬步講,就算能夠全面返祖,但要想原封不動沿著虎演化的過程走一遍,那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因為物種的演化過程,受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極大,每一個細微的變數,都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且不說如今的地球環境還能不能逐漸回到原始狀態,若真能回到,也極有可能會再次經歷物種大滅絕,到時貓能不能存活下來,還是個問題。

物種的演化,說白了就是基因的變異,而基因變異千變萬化,只有其中一個,才促成了現在的虎,貓又如何保證能恰巧命中該變異呢?

地球環境不允許

末次冰期後,地球氣溫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大型森林快速崛起,這也是為何眾多大型猛獸快速消失的主要原因。

可以這麼說, 獵物水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捕食者的發展,獅和虎能夠崛起,因為它們的體型適應了捕食當時最主要的有蹄類動物。而當下世界的大多數野外環境,大型有蹄類動物相對稀少,占大多數的幾乎都是小型動物,貓以這些動物為食,又如何發展出大體型?

自工業革命之後,地球上的物種消失速度是空前的,同時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力也大幅提升,如今不管人們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一舉一動幾乎都影響著大自然,在貓未來的演化過程中,人類必然會起到關鍵的影響力。

所以我的觀點是:貓在野外待得足夠久,也幾乎不可能演化成虎了,但演化成類虎的猛獸,倒是有這個細微可能性。


撿到1只金色「鳳凰」鳥,不會飛還很難聞,聽完獸醫的解釋「無言了」!
2022/07/26
19年「亞馬遜雨林中發現有一頭座頭鯨」,生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2022/07/26
「滿滿奶水」卻不能喂,狗媽跑到街上傷心求助路人:我的孩子被搶走了
2022/07/22
被主人放棄的二哈,拖著行李漫無目地行走,紙條上的內容讓路人果斷收養
2022/07/22
流浪狗瘦成了「皮包骨」,路人好心帶回家收養,幾個月後:太可愛了
2022/07/21
靠「睡姿」走紅的小狗,一年後變好看了,擁有了40多萬粉絲
2022/07/21
這7種水「最傷」狗狗身體,很多人都喂過,看完不要讓牠喝了
2022/07/20
女子給大貓搓澡,大貓十分乖巧可愛,看清後倒吸一口涼氣:我的老天爺~
2022/07/20
男子將小老虎收養回家,總是被家中狗狗欺負,當老虎長大後請不要笑
2022/07/20
放女兒和狗單獨在家,回來看見狗狗模樣想哭:當狗也不容易
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