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鳥,它的頭骨價值比黃金還貴,是文玩界的寶物,被稱為「鶴頂紅」。
這裡的鶴頂紅是一種珍貴鳥類頭骨製作成的工藝品,這種珍貴的鳥就是盔犀鳥。
盔犀鳥是二級保護動物,正處於瀕危滅絕狀態,全球范圍內禁止狩獵、買賣交易,但還是無法制止它數量不斷減少,因為它的頭骨價格實在是太誘人了。
盔犀鳥主要棲息於海拔400~1500m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區,喜歡在潮濕、有果園的地方棲息,沒有多少地區有適合它們生存的環境,雲南西部偏遠山區有過盔犀鳥蹤跡,但也僅僅標本。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很難見到盔犀鳥。
盔犀鳥是大型鳥類,體長約102cm,嘴巴粗大,通顯黃色,飛行時翅膀完全張開可長達80cm,以植物果實為主食,偶爾也會吃一些小型動物,如:樹蛙、蜥蜴、蝙蝠等,叫聲沙啞像狗叫,飛行時顯得十分笨重。
盔犀鳥是大自然中有名的「忠誠鳥」,祖祖輩輩都遵循一夫一妻制,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傾盡全力保護伴侶和孩子。盔犀鳥也是大自然的老好人,以植物果實為主食,也經常長時間飛行,進食過程中無意地幫助過很多植被傳播種子,被稱為「雨林農夫」。
與其他鳥類不一樣,很多鳥類為了飛得更快,其頭骨進化成為中空,但盔犀鳥的頭骨卻還是實心的,外紅內黃,堅實美麗,有著玉石般華麗,非常適合雕刻,製作成的工藝品精緻華麗,被稱為「鶴頂紅」,有很多人喜歡收藏,價格比黃金還貴,是象牙價格的5倍。
物以稀為貴,盔犀鳥數量非常稀少,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苛刻,世界范圍內也就緬甸南部、馬來半島、婆羅門、蘇門答臘和泰國南部有著一定數量的盔犀鳥。
它的繁殖方式很特別,一般會為雌性建設一個繁殖窩,雌性進入巢穴後,雄性會用泥巴把洞口封住,只留下一個小孔,用來傳遞食物,雌性負責孵化下一代,雄性則需要負責雌性和幼崽的食物,要是雄性在尋找食物時不小心死亡了,被困在樹洞裡的雌性和幼崽就會被餓死。
也正因為這樣的生活習性,盔犀鳥的繁殖速度很慢,數量非常稀少,想要得到鶴頂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跟河裡撈金一樣。
盔犀鳥頭骨收藏價值非常高,「鶴頂紅」是文玩界的第一紅,盔犀鳥頭骨質地細膩,堅實美麗,出色華麗,堪比玉石,經過精心雕刻後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比黃金還值錢,是很多文玩收藏家和貴族喜歡收藏的珍品。
盔犀鳥頭骨雕刻出的「鶴頂紅」自古以來都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鶴頂紅工藝品早在元代的時候就已經流入中國了,深受當時朝廷官員的愛戴,有身份,有地位高的人才有資格獲得,所以這些雕刻品也就逐漸成為達官貴人權力的象徵。
到了封閉的清朝,與海外交易幾乎斷絕,鶴頂紅供不應求,數量越來越來少,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鶴頂紅一出現就會遭到很多人的哄搶,只有極少數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收藏著。
世界各地對這種非法買賣行為也是嚴厲的打擊,但盔犀鳥數量仍在不斷減少。隨著鶴頂紅的市場也逐漸減少,這些東西將會越來越貴,價值遠超黃金、犀牛角、象牙等。
世界公約早已對盔犀鳥做出保護規定,但還是很多人為了豐厚的經濟利益,以身犯險,參與非法的野生動物交易。
面對如此珍貴的盔犀鳥頭骨,很少人經得起這般誘惑,追逐名利,大量的捕獵盔犀鳥,只取其頭骨。
為了保持一個很好的骨像,人們通常是在盔犀鳥活著的時候直接提取盔犀鳥的頭骨,之後還在奄奄一息的盔犀鳥,會被活活餓倒,實在是太殘酷了!
即使沒有人類的狩獵,盔犀鳥的繁衍速度也跟不上其死亡的速度,飛行笨拙,環境要求高,很多捕食者對它們虎視眈眈,盔犀鳥的繁殖能力很差,一個繁殖期只能孵化一兩個幼崽,還很容易去世。
大部分地方的盔犀鳥已經滅絕,只有少數量的生存在東南亞人跡罕至的地區。
人類對盔犀鳥棲息地樹木的砍伐也是導致瀕臨滅絕的原因之一,本來盔犀鳥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苛刻,活動范圍很小,人類破壞了棲息地,又無法轉移生存環境,等待的只有死亡。
看到盔犀鳥的現狀,真的感到非常痛心,這麼美麗的物種,卻遭受滅絕的對待。其實,這些骨制玩物可有可無,應該正確對待「玩」文化,而不是充滿罪惡的狩獵,只要不買這些稀有動物骨製品,偷獵者就沒有了市場,也就間接地保護了這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