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做人要臉皮厚一點才能夠活得更好,這句話好像有點道理,畢竟在世界上皮厚的動物的確會比其他動物過得更好一些,像河馬、鱷魚、犀牛等等的動物,因為皮厚防禦力高,能夠經受住其他獵食者的進攻,從而生存率相對其他的動物來說大大的增加。
大家都知道蛇皮比較的有韌性,那麼蛇類當中皮最厚實的存在,是怎樣的呢?
世界上皮最厚的蛇類是一種名叫「橡皮蟒」的蛇類。最初被發現它皮厚的特質是因為一場實驗,在實驗當中科學家想要取下蛇類的頭進行對比,結果在切割時,發現自己難以將其切割下來,一開始以為是自己手中的刀不夠鋒利,於是便換了一把,沒想到還是難以切下,於是換了一把最為鋒利的手術刀,經過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其切了下來,於是科學家將研究的方向改為這種蛇類。
經過解剖科學家發現這種蛇類的身體各項皮膚厚度:表皮、淺層真皮、深層真皮為正常蛇類的7.5倍,而橡皮蟒的尾部皮膚厚度是全身最厚能夠達到普通蛇類的15倍。
橡皮蟒尾部橫截面
橡皮蟒的皮膚韌性與厚度都遠超一般的蛇類,但這也是放棄皮膚的伸展能力換來的,一般的蛇類在咬其他獵物時能夠將嘴巴張開約120°,而橡皮蟒的嘴巴僅僅只能夠張開比自己身體寬一點點。
之所以橡皮蟒的皮膚能夠韌性這麼強,厚度這麼高,其中的秘密就在於其皮膚蛋白質組成結構的方式不同。
橡皮蟒的皮膚蛋白質組成是縱橫交錯的,這樣的結構不僅增加了橡皮蟒皮膚的厚度,同時也令橡皮蟒的皮膚變得更加厚實。
犀牛的皮十分的厚實,在古代當中就有國家用犀牛的皮來做成皮甲防禦力驚人。橡皮蟒在科學領域當中也擁有許多特殊的用途,現在許多的科學家將橡皮蟒的皮放在新材料方面進行研究。
有人對橡皮蟒感到好奇,為什麼橡皮蟒的尾部皮膚是全身最厚的存在,能夠比其他的蛇類厚實15倍?
在生物的進化當中總是有利也有弊,橡皮蟒在進化出強大防禦力的同時,也丟失了蛇類的蛇牙以及毒。
自然界大多數的獵食者,進攻蛇類都會選擇頭部,橡皮蟒自然也知道這點,遇到危險的時候橡皮蟒會將身體盤踞為一團,頭部放在身體的中間,尾巴則放在最上方,與正常的蛇類相反來一處空城計,這樣即使受到進攻,最厚實的尾部也能夠承受的住。
在受到進攻的時候,橡皮蟒的頭部會在下方找機會挖洞,等敵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無法阻止橡皮蟒逃離了。
橡皮蟒的尾部其實比頭部更像是頭部,在它的尾部上還有著白色的條紋,極為地顯眼更容易令其他不明情況的動物將其尾部當中頭部。因為這樣不容易被分清的「雙頭」 ,橡皮蟒也得到了一個雙頭蛇的稱號。
這樣的防禦力也會在捕食的時候發揮出作用,橡皮蟒的食物主要是各種老鼠,而且還是體型較小的幼鼠,畢竟捕食能力較弱,面對成年的老鼠容易占下風。
橡皮蟒會趁成年老鼠出去覓食的時候,趁機進入鼠窩當中,使用纏壓的方式消滅其中的幼鼠。
當然也會遇到成年老鼠返回的情況,面對成年老鼠的進攻,橡皮蟒會用自己的尾部吸引老鼠的瘋狂進攻,之後趁機化作土行孫,土遁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