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幾年前發生在克魯格的事件。
國外目擊者描述:傍晚時分一頭河馬走向水坑,在距離水坑約500米的地方遭到兩隻雄獅的進攻。
雄獅將爪子搭在河馬背上,使勁啃河馬的脊椎(因為那裡是最好咬的地方)。我們在車上都能聽到啃骨頭的聲音。
河馬試圖趴下將背部放平,脊椎就能藏進肉裡,這樣雄獅就不容易咬到。因為河馬的厚皮和抵抗,其中一頭雄獅一度喪失了興趣 。
河馬多次回頭咬另外一頭雄獅,但沒有咬到。天黑了我們不得不離開。 晚上路過的人告訴我們河馬還在水裡,獅子則在它旁邊溜達。
第二天早上我們以為會看到獅子在享用豐盛的早餐,但水坑裡什麼也沒有。 讓我們吃驚的是河馬設法走到了離水坑1.1公里外的地方,不過它已經奄奄一息了。克魯格管理人員後來證實河馬躺在了那裡。
克魯格公園方面告訴我們在這個季節河馬離開水活動的情況並不少見。 每年的這個時候是河馬爭奪領地最激烈的時期,爭鬥失敗的河馬會離開。
通過描述我們能看出,河馬確實厲害,它厚實的皮肉和龐大的體型支撐了十幾個小時,但它不是猛獸,也沒啥技巧,無法有效反擊,只能被動防禦。如果是在旱季,河馬根本堅持不了這麼久,高溫和暴曬會導致河馬快速脫水,失去反抗能力,任由獅子啃咬,所以河馬被戲稱為「挨啃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