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算是被黑的最慘的動物之一,尤其是論及智商時,考拉總是以反面案例出現的,呆萌成了呆傻,活著成了奇跡。但是,考拉真的傻嗎?答案恐怕并不那麼簡單。
關于考拉的大腦,常見說法有「腦子小」「都是水」「沒褶皺」,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聰明所需具備的特征,它們都沒有,而事實上,這些特征有的直接錯了,有的與智商關系甚微,我們一項項來看。
首先,考拉的腦子是大是小?
要下結論必須有證據,說考拉腦子小的依據往往是其大腦占據體重的比例,一只成年考拉的體重大約在8公斤左右,它們腦子的平均重量是19.2克,換算一下,考拉的腦子重量約為體重的0.24%,光看這數據,就仿佛能意識到考拉的腦子確實不太大。但是,既然是大小比較,就必須有參照物。
考拉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有袋哺乳動物,我們就得將考拉和它的「有袋同類」相比。
袋鼠體重大約50公斤,它們大腦的重量約為56克,占其體重的大約0.1%,腦子著實比考拉還小。
事實上,哺乳動物腦子的重量與它們的體重的確有很強的關聯性,而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
具體來說,如果是體重低于1公斤的動物,它們的腦子往往都能占到體重的1%以上,但是如果是體重100公斤甚至更大的動物,它們的腦子最多都只能達到體重的0.4%。
比如小體型的老鼠、蝙蝠,其大腦占據體重的比例都很大,但是反觀大象、鯨魚,大象的腦子重量為7千克,體重5噸,鯨魚腦子重9千克,體重150噸,它們的腦子占體重的比例都很小,而它們都是人類公認的聰明物種。
也就是說,大腦占體重的多少,并不能反映出腦的大小,更不能與智商掛鉤了。
第二,考拉的腦子都是水,還沒有褶皺?
除了腦子的大小,「考拉腦子61%是腦,剩下的是水」「考拉腦子光滑沒溝回」也是常見的說法,這兩種說法又存在什麼問題呢?
所謂的「水」,指的其實是腦脊液,作為循環的一部分,腦脊液能夠帶走大腦產生的毒素(廢物),同時它還能夠為大腦提供保護,在頭部受到碰撞時進行有效緩沖。
而在考拉身上,人們無疑是夸大了后者,認為考拉因為呆傻,所以容易從樹上掉落,又因為掉落容易撞擊到頭,所以需要更多的腦脊液進行保護,相應的,腦脊液占比大又加劇了考拉的呆傻,這個推論無論是從因到果,還是從果到因都是有問題的。
另外,大腦褶皺多的確意味著更為復雜,相應的其可容納的神經元數量就多,也就具備更強的認知、整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但同時,大腦的褶皺程度與重量密切相關,較大的腦子褶皺也較多,較小的腦子褶皺則較少,其實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動物的大腦是相對光滑的,比如大象、鯨魚、海豚、豬、人類大腦有明顯溝壑,而老鼠、鼬,甚至某些狨猴,腦子都是缺少溝回的,所以考拉并不是個例外。
最后我們從腦子大小、腦脊液多少、腦的褶皺來說說人,人類的大腦占據了體重的2%,遠高于同等重量的哺乳動物,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腦脊液在150毫升左右,而將我們的大腦褶皺展開,面積能夠達到0.2平方公尺……
我們用這般優秀的腦子定義了太多問題,聰明與否就是其中之一。
但其實,任何一種都是以利于自己生存的方式存世,考拉也是一樣,它們吃有毒且沒有營養的桉樹葉,不怎麼喝水,行動不太靈活,看著有點兒跟不上節奏。
然而換個角度說,它們的大腦與同體重的有袋動物相似,已經不小、有用、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