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型上,堪稱哺乳動物中扛把子的棕熊,對戰群居動物灰狼,塊頭大的一定是贏家嗎?
熊科下一共有五屬八種,棕熊屬于熊亞科熊屬下的一種,與亞洲黑熊、美洲黑熊、北極熊是親兄弟。棕熊是分佈最為廣泛的熊科動物之一,歐亞大陸、北美洲甚至非洲都有過它們的身影。雖然叫棕熊,但是它們的毛色更加偏向灰褐色。棕熊體長多在1~2.8米之間,肩高0.9~1.5米,雄性棕熊重135~600千克,雌性重160~500千克。
棕熊是雜食性動物,隨著棲息地和季節的變化,它們所享用的食物也有所不同。與大多數人想的不同,體型如此龐大的棕熊,吃的肉反而沒有吃的菜多,植物性食物在其食譜中佔據了60%。
棕熊還有著冬眠的習慣,一年12個月其中一半的時間它們都在睡眠中度過。即使是睡眠也會消耗100萬大卡的卡路里,相當于一個美國人一年所需的熱量。所以,當棕熊從冬眠中醒過來時會瘦得不成樣子,因此它們會拼命吃東西,枯草、凍死的動物屍體等等,以此恢復體力。所以,遇到熊裝死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棕熊可是個食腐大戶。
秋季時,棕熊會聚集在河口及瀑布捕食鮭魚,動作敏捷的它們是捕魚能手,可以輕鬆捕到在水裡快速遊動的魚。不過畢竟河流有限,所以它們有時甚至會為了爭奪捕魚地點而大打出手。
棕熊通常都獨自活動,每個棕熊都有自己的領地。一般是通過咬樹幹或者撓樹幹來留下痕跡,從而劃分領地,避免互相侵犯。棕熊塊頭比較大,有時動作不夠靈活,行走也很緩慢,但奔跑起來速度卻是很快的,時速可達56公里每小時。
棕熊不僅快,而且很有耐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跑幾十分鐘。但不幸的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之一:鹿,可以以67公里每時的速度跑幾十分鐘。棕熊的嗅覺也很驚人,它們甚至能夠聞見三公里以腐肉的味道,嗅覺靈敏程度是狗的五倍。相比較而言,視力就稍遜色一些了。
當然,棕熊最強悍的還是它們的力量。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塊鼓起來的肌肉,當它們挖洞時,那塊肌肉便給予棕熊前肢的力量。而這雙前肢,一掌下去足以拍倒一頭和棕熊自身一樣大的馬鹿。
狼體長大概1~1.6米,重量因為種類的不同差異較大。印度狼平均重只有25千克,歐亞狼平均重50千克,而北美狼平均重量可以達到70千克。
不過,即使已經是狼中的「大塊頭」,和棕熊動輒一百多千克的體重相比,只能算是「小朋友」了。這樣的「小朋友」如果想要靠蠻力,在與棕熊的戰鬥中取勝,那真是不自量力了。狼是群居動物,能稱為一個團體的狼群大概有7只,也就是俗稱的七匹狼。所以,狼的看家法寶是「團隊的力量」。
其實狼和棕熊的矛盾並不是縱向食物鏈的吃與被吃的關係,而是橫向的爭搶獵物的關係。
狼是典型的肉食動物,它們的主要食物包括鹿、羚羊等有蹄類動物,捕不到這些有蹄類,也吃昆蟲、老鼠甚至鳥類充饑,偶爾也吃些植物性食物。
棕熊雖然體型大、力量強,是食物鏈上的頂級獵食者,但是它們很少自己主動出擊獵殺動物,而是經常扮演一個「撿破爛」的角色,跟在狼身後,等狼將獵物獵殺後,再上前搶奪狼的戰鬥成果。
一群狼捕一隻鹿,正準備享用時,一隻體型龐大的棕熊靠近了過來,面對緩緩靠近的棕熊,狼王露出獠牙表示威脅,然而體型龐大的棕熊並沒有被嚇到,反而繼續前進,企圖叼走鹿。身為狼中領袖,狼王只能直面棕熊,保衛獵物,同時也是捍衛自己身為狼王的尊嚴和權威。
被激怒的棕熊直接一掌拍過去,狼王慘叫一聲,倒在了地上,脖子上的雪暗示著生命即將到此為止。
由此可見,獨狼戰勝棕熊可以說是不可能的,那麼群狼呢?
三隻狼打到一隻獵物,嗅覺靈敏的棕熊聞味趕來,起初只是在一旁看著,過了一會兒終于按捺不住了。面對棕熊,三匹狼象徵性地示威了一下,就放棄對抗了。畢竟,在棕熊觀看時,三匹狼已經吃得差不多了,既然自己已經吃飽,還何必冒著失去性命的風險和棕熊對抗?
動物界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則,相安無事好過兩敗俱傷。
棕熊會搶奪狼的食物,而狼也會搶奪棕熊的食物。剛剛從冬眠中蘇醒過來的棕熊,急需補充能量,正享用獵物之時,一群狼逐漸靠近。
群狼互相合作,交替出擊。棕熊為了保護食物不斷與狼群戰鬥,狼群絲毫不占上風,最終不得不放棄離開。
大自然有著大自然的法則,但是沒有一定的規則,即使在棕熊和狼的戰鬥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棕熊占了上風,也不代表狼就是絕對的輸者,總會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驚喜發生,這正是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