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不會倒著走,豬無法仰頭看天,樹懶行動緩慢,貓頭鷹轉動不了雙眼……
于世上生存,誰還沒點兒弱點,有的弱點威脅自己,有的弱點只是有點兒搞笑,比如戰鬥力爆表的蜜獾,它們就屬於弱點搞笑的那一類,因為它,跳躍能力太有限,誇張點兒說,跳不起來(還真是符合它們的氣質呢)。
跳不起來不是啥罕見的事,大象、河馬、長頸鹿都跳不起來,可是人家是受限於體重啊,這三者的身體重量動輒就是上噸,別說跳起來了,就算是同時抬起雙腿都需要訓練才能完成,在野外更是不容易見到。
回頭看蜜獾,雄性體重大約20斤到30斤,雌性體重大約10斤到20斤,與它體型相近似的動物,就拿貓狗來舉例,跳躍能力一個比一個強。
貓咪跳起來能達1米多近2米,狗狗可能沒有貓那麼能跳,但躍起自身身長的2倍不成問題。事實上,跳躍能力與爆發力、協調性以及全身的肌肉力量有關,人類跳躍時主要靠腿發力,動物跳躍時全身發力彈射而出,但是這一點蜜獾做不到。
蜜獾的身形可以用低矮來形容,不僅四肢結實,而且後肢短、前肢長,爪子大約有4公分,因此它們的過人之處不是爆發力,而是耐力和攀爬能力。
蜜獾可以晃晃悠悠、慢慢吞吞地遊蕩,因為它們不需要靠速度追逐獵物,其獲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是憑嗅覺、靠挖掘、善攀爬;其次是狹路相逢、正面對抗。
先來說第一種方式。蜜獾挖土上樹的能力優秀,它們先是嗅到獵物所在,然後開挖,從而找到小型哺乳動物、齧齒類動物、昆蟲,或者動物所下的蛋;當然,它們也會時不時上樹偷個鳥蛋。
您大概知道,蜜獾因吃蜜得名,但它們最愛的並非蜂蜜,而是蜜蜂幼蟲,要想吃到幼蟲,光靠張開嘴等著蜂蜜流到嘴裡可不行,得近距離接觸蜂巢。
通常情況下,蜜獾會上樹偷襲蜂巢,儘管常在地面活動,但蜜獾的攀爬能力極佳,可以輕鬆爬上樹突襲鳥巢或蜂箱。除此之外,優秀的攀爬能力也是圈養蜜獾善於「越獄」的原因。
而且按比例來說,蜜獾的腦子不小,它們能利用工具、進行合作,打開門閂,解開繩索,一旦被困,它們會借助手邊的石塊、樹枝樹杈等實現逃脫。
再來說第二種方式。當蜜獾半路遇見蛇、豹子、獅子,蜜獾能毫不退縮,無懼無畏,這得益於它們一身鬆鬆垮垮的皮囊。
蜜獾皮膚柔軟光滑,有橡膠般的觸感,本就是對身體器官的保護。
任何獵食者想要「拿住」「拿穩」蜜獾都不是容易事兒,蜜獾翻轉、跳躍、扭動間,便可以順利擺脫。
而且蜜獾脖子肌肉異常靈活,皮膚厚度也有6毫米左右,就算對手咬住了它們的後背,蜜獾也能夠憑藉頸部、背脊的扭轉完成逃脫,同時變被動為主動,用尖牙利齒進攻獵食者的面部,促使它們鬆口,攻守之勢在這一瞬間也就發生了改變。
因此遇見獅子、鬣狗、野犬、蛇,蜜獾都能應付得來,打架它們也從來沒怕過,在和蜜蜂的對決中,這身皮也多少能夠幫助蜜獾抵禦蜇咬。
野生蜂巢任由蜜獾折騰,可是如果它們盯上了人工飼養的蜜蜂蜂箱,那就別怪人類利用它們的缺點對付它了,養蜂人只需要把蜂箱掛在離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地方,跳不起來的蜜獾就沒轍了。
蜜獾廣泛分佈在非洲、西亞、南亞,從雨林到沙漠、從海邊到高山都有蜜獾的身影,這些地區的人們想要發展點兒養蜂業,就遇上了麻煩。
蜜獾一次次偷襲蜂箱,使人類不堪其擾,蜂農們常會選擇極端的方式對待蜜獾,也就是滅掉它們,導致蜜獾在一些地區消失不見。
直到後來人們發現平頭哥跳躍能力有限的弱點,才開始將蜂箱懸於離地面1米多的高處,蜜獾只能幹瞪眼兒,根本夠不著。
這個小小的舉措一方面使蜂農免受蜜獾侵擾,另一方面也保護了蜜獾種群。
不得不說,蜜獾的戰鬥力多少被「神話」了,它們可以對抗兇狠的獵食者,但大多都是出於防禦;它們能夠應對蛇毒、蜂毒,但因為此去世的蜜獾也不在少數。所以除了跳躍能力不佳這個弱點外,蜜獾們認清自己的實力邊界對活著也是相當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