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裡面,野生動物下山誤闖人類生活空間的現象是越來越頻繁了,隨著生態環境建設和動物保護工作的成效逐漸顯現,原本那些「幾十年都難得一見」的珍稀野獸,也開始越來越多被人們目擊到。
秦嶺地區是中國生態環境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地區之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是中國的「基因寶庫」。說到秦嶺,最知名的當屬「秦嶺四寶」,它們分別是:大貓熊、朱鹮、金絲猴和羚牛。
羚牛在中國民間地區也叫「黃彪」,是一種大型且很兇猛的動物,在華南虎野外消失之後,它們就成了秦嶺地區的「頭號凶獸」,在自然界沒有天敵。
位于陝西省寶雞市的太白山滑雪場附近,近日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它就是黃彪,在覓食的過程中下山誤入了滑雪場,不慎被邊上的防護網纏住了雙角。
在黃彪掙扎的過程中,網繩越纏越緊,最終導致它被困住,無法動彈,最後只好人類出手救助。
黃彪不同于一般的食草動物,它不僅體型巨大,而且性格兇猛,尤其是誤入了人類活動區域,本身就精神高度緊張,而且遭困住了,所以只會更加兇猛,十分危險。
考慮到這一情況,滑雪場的工作人員不敢私下救助,而是向有關部門求助,這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救援人員到場之後,先是對黃彪進行麻醉,然後解除網繩,進行初步檢查之後就送往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進行下一步救護了。經查,這頭野獸除了前腿上有一處膿包之外,並無其他問題。
羚牛是一類動物,包括秦嶺羚牛、四川羚牛、不丹羚牛和貢山羚牛。羚牛的毛色變化有規律可循,從南至北,毛色逐漸變淺。
秦嶺羚牛是顏值最高的,身上的毛髮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因此也只有秦嶺羚牛才會被稱為「黃彪」。黃彪體型粗壯,屬于大型動物,成年之後體重能達到300千克。
在動物世界裡,體型往往就代表著實力,體重差就是實力差,而華南虎已經野外滅絕,豹子、豺一類的動物無力捕食黃彪。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四不像」,它是神話故事中姜子牙的坐騎,而現實中的「四不像」一般指麋鹿。
黃彪比麋鹿還多兩種,它的綽號叫「六不像」,臉像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羊非羊,角似牛羚非牛羚,背像棕熊非棕熊,後肢似鬣狗非鬣狗。
多種動物的特徵集合在一身,造就了黃彪獨特的形象。它屬牛科羊亞科,整體上看,牛和羊的特徵比較明顯。
在黃彪棲息地附近生活的人們,對于它們一定不陌生,這些年裡,黃彪下山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了。
比如早些時候,湖北十堰的一處食品加工廠就闖入了一頭黃彪,被困在泡菜池裡,人們花了5天時間才將它救出。
不同于一般的食草類野獸,黃彪是一種性情非常兇猛,極富攻擊性的猛獸,尤其是成年的雄獸,是傷人現象最多的一類,因此它們也被稱為當代秦嶺的「頭號凶獸」,傷人無數。
《成都商報》2008年曾有篇報導,提到了黃彪傷人的現象,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面,就高達150起,造成20多人死亡。
黃彪的主要食物是各種綠色植物,能取食的品種多達上百種,最高300種。除了吃植物之外,它們也酷愛舔舐鹽鹼,因此林中鹽分比較富集的地皮附近,一般是黃彪們的聚集地。
迫于它們龐大的體型和兇猛好鬥的性格,其他也愛食鹽鹼的有蹄類動物,往往不敢靠近。
黃彪喜歡打架,尤其是處于發情期的雄獸,性格十分暴躁,它頭上的尖角,就是它們最強的武器。
在平時生活中,黃彪會經常用樹幹打磨自己的獸角,使之變得光滑尖利,以求在戰鬥中獲得優勢。
而且它們還喜歡經常可著一棵固定的樹「謔謔」,受黃彪打磨尖角的影響,導致林中許多大型的喬木受損,引發蟲害,導致懶腰截斷。
比如在秦嶺光頭山,隨處可見的倒木,就是黃彪的傑作。
大貓熊對棲息地比較挑剔,它們喜歡有較多大型喬木存在,且竹子長勢良好的森林環境,不喜歡倒木較多的林子。而黃彪對環境的改造,無疑朝著大貓熊不喜歡的方向改造。
另外,大貓熊本身就是繁殖能力十分低的物種,野生大貓熊能配對成功的前提是資訊的傳遞與接收。
在發情期時,大貓熊會在大樹上標記下氣味,而黃彪磨蹭樹幹,將大貓熊的氣味標記抹去了,從而影響它們之間的資訊交流。
除了這些間接影響之外,在同一生境內,暴躁的黃彪,甚至有可能直接攻擊大貓熊。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在2014年救助過一隻叫「坪坪」的野生大貓熊,其腹部有一道4公分的傷口,就被懷疑可能是黃彪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