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一定人人都能買得起奢侈品牌的鱷魚皮包,但是愛馬仕要在澳大利亞北領地建立最大的鱷魚養殖場還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個計畫中的鱷魚養殖場未來可以飼養5萬隻澳大利亞咸水鱷,用於獲取鱷魚皮和鱷魚肉。
事實上,一些人將奢侈品牌的鱷魚皮包當作投資,4年前愛馬仕一款鱷魚皮鉑金包在拍賣中拍得了30萬美元,即便是一般的鱷魚皮包,價格也在4萬美元左右。
一邊是對鱷魚皮製品的需求,另一邊是由來已久的鱷魚養殖業,澳大利亞北領地早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咸水鱷供貨地,占全球鱷魚皮貿易的大約三分之二。根據統計資料,2018年到2019年該地區共出口了2.46萬隻鱷魚以及它們的皮和肉,與鱷魚相關的收入達到了1.07億美元。
鱷魚養殖在世界范圍內開始得很早,但起初僅僅是用於旅遊業。它真正成為一項產業,源自上世紀70年代起鱷魚皮需求量的增加,一些奢侈品牌的箱包、鞋子、皮帶、手錶錶帶等追求用鱷魚皮製造。
因此,從那時起世界各地的鱷魚都面臨著生存困境,尤其是灣鱷,也就是咸水鱷的需求量極大,需求催生交易,交易孕育產業,到80年代,就已經有奢侈品牌在澳大利亞北領地發展鱷魚養殖業以保證鱷魚皮的供應了。
如今世界上現存的鱷魚有23種,常說的有揚子鰐、暹羅鱷、尼祿鱷、短吻鱷、咸水鱷(灣鱷)等等,它們的皮膚各有特點,因此被用於加工不同的產品。
在眾多鱷魚品種中,澳大利亞咸水鱷之所以備受追捧,是由於它們體型較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成年咸水鱷的體長可達3到7米,其最受歡迎的腹部皮膚呈現出淡淡的黃色或白色,無論是紋路還是質地,對於奢侈品的皮革加工來說都是最優質和最上乘的原料,尤其是用於製作皮包。
咸水鱷腹部皮膚的價格可以說是個未知數,因為必須根據大小和成色確定它的確切價值,但基本上每張腹部皮膚的價格都可達5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有的還會按照公分計價,綜合下來價格不菲。除了皮膚,咸水鱷的肉可以加工成為食品,牙齒則可以製作珠寶。
澳大利亞是在1974年頒佈了禁止狩獵野外咸水鱷的規定,鱷魚養殖業隨之發展起來,在那之前野外咸水鱷已經被捕獵到幾近滅絕,而如今有大約20萬隻咸水鱷生活在澳大利亞北部。
因此客觀上講,人工養殖鱷魚減少了鱷魚的非法盜獵或交易,對野外種群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動物保護組織表示出了對人工養殖鱷魚境遇的擔憂。
人工飼養的鱷魚成本遠比飼養牛羊等家畜高,因為所需的飼養空間更大,食物供應的開銷也更高,這也使得一些養殖場很難保證鱷魚的飼養環境。養殖過程中,飼養者首先要於鱷魚下蛋的季節,也就是每年年初,在野外尋找和收集鱷魚蛋。
隨後養殖場會對這些鱷魚蛋進行人工孵化,孵化出的小鱷魚將在單獨的飼養池中待1年之久,身長達到60公分時,它們就會被移入較大的飼養池,池中可容納30只鱷魚一起成長,由於飼養過程中最重要的關注點是其皮膚的完整性,所以當咸水鱷長到大約2米長,就是獲得其皮膚的最佳時期,一方面避免因為鱷魚互相之間的打鬥在皮膚上留下傷痕,而降低鱷魚皮的價格,另一方面個大小的皮膚便於進行加工。
知名奢侈品牌都會標榜自己的飼養基地有一套符合標準且極其嚴格的飼養加工準則,獲取鱷魚皮的過程也十分人道,會在確認鱷魚已經死亡之後進行切割。
但是在一些地區,生剝也真實存在,為了獲得一張完整的鱷魚皮,並使其皮膚保持柔軟的時間更長,工人會先用電鱷魚,隨後在鱷魚頸部切開一個口,將一根金屬棍順著脊椎的方向放入鱷魚體內,在鱷魚並未完全閉眼時開剝,鱷魚皮需要妥善保存,才能夠保持其光澤和質地。
質量較好的鱷魚皮包選用的是鱷魚腹部的皮膚,因此雖然鱷魚身長大約2米時被解決,但是所能獲得的鱷魚腹部皮的長度大約只有40公分,又由於設計上的考量,1個好的鱷魚皮包的生產,往往需要4只鱷魚。
剝下的鱷魚皮最終會被送往法國、義大利進行鞣制,加工成為奢侈品牌引以為傲的出品,最終變身買家手中的珍藏。
有一些奢侈品牌多年前就已經宣佈不再使用鱷魚、蜥蜴、蛇等動物皮革,但並非全部。雖然還在出品鱷魚皮製品的奢侈品牌,其鱷魚養殖場通常都滿足規定,並有相關的貿易許可,但是動物保護和動物生存的權力永遠都會是一個值得思考和需要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