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哥,大名蜜獾,這已是人盡皆知的知識了,作為鼬科動物的「網紅」成員,早已沖出非洲、西亞和南亞,揚名全世界了,以「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的名號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保持了很多年。
為什麼稱蜜獾為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呢?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動物都害怕比自己體型大的物種,野外相遇時都會本能地逃離,就算是獅子老虎這種頂級捕食者,面對比自己大的獵物,要麼選擇群體作戰,要麼挑老弱的下手,與對方正面硬剛的情況基本不存在。
但是蜜獾就是動物界的「奇葩」,它們就算再有強韌的身體又能怎樣,雄性的體重也才9-14公斤,平均體長不超過1米,肩高只有39公分,蜜獾招惹的動物,獅子獵豹是常客,鬣狗根本不放在眼裡,這種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比拼,蜜獾甚至還沒對方的腿高。
所以就有了那句概括蜜獾性格特點的話:愛惹事、膽子大,不怕事。
那蜜獾真正無畏的原因是什麼呢?真的只是因為膽子比別的動物大嗎?
在看蜜獾的行走時,有沒有發現蜜獾有點扁平,是的,蜜獾是典型的小短腿,粗壯短小的四肢非常強健有力,在奔跑方面能跑出每小時9.6公里的速度,當然一般蜜獾不會考慮能不能逃得走,而是能不能追的上,雖然蜜獾會掘洞,但扁平的身材絕不是單單為掘洞進化來的,如果覺得這種「低地盤」只為了掘洞方便,那不是有辱「平頭哥」的名頭。
更低的地盤在面對比自己大的獵食者時,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更加脆弱的腹部,甚至如此矮的身高,不得不讓獅子獵豹等高大動物首先對它的後背下口,後背的白毛毛發堅硬,非常紮嘴,這一點至關重要,蜜獾背部的毛髮非常堅硬,而且配合結實的肌肉能夠直立起來,簡直就是抵抗陸地食肉動物的最佳配置。
而且蜜獾的脖子下毛髮異常緻密,在面對貓科動物時,讓對方一口咬空的機率極大,再加上其靈活的身形,成為了這些大貓們最不願搭理的動物。
蜜獾的抗蛇毒能力是非常強的,也是憑藉著出色的抗蛇毒能力,能讓蜜獾的食譜上加上了好幾種非洲有名的毒蛇,比如黑曼巴蛇,蜜獾就不怕它。
有紀錄片描述,蜜獾在與一條成年黑曼巴蛇周旋的時候,雖然躲掉了大部分進攻,但仍然被咬六七口,被咬的蜜獾並沒有發生嚴重的反應,而是簡單的抱著戰利品睡了一覺,不到兩個小時就醒了過來,抓起蛇就像吃辣條一樣迅速吃完,黑曼巴蛇蛇毒,在蜜獾看來成了「二鍋頭」般的存在。
不過蜜獾的抗蛇毒能力不是獨有的,免疫蛇毒的特性也不是「獨步武林」的,蜜獾和野豬刺蝟貓鼬這類也有抗毒能力的動物存在抵抗蛇毒的相似性。
蜜獾的食譜中大概只有25%是蛇類,雜食性的它,以小型哺乳動物、鳥、爬蟲、螞蟻、腐肉、野果、漿果、堅果等為食,蜜獾並不是天天去搞毒蛇,蜜獾的最愛從名字裡就能看出來了,蜜獾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去掏掏蜂窩。
蜜獾的最愛——蜂蜜
蜜獾生性好鬥,這是天性也是環境的選擇,蜜獾的繁殖能力並不強,雌性蜜獾一次一般產一隻幼崽,小蜜獾只會「可愛賣萌」,與成年蜜獾好鬥的性格截然相反,小蜜獾12-16個月後才能獨自生活,幼崽獨立前完全依賴于母親,這導致雌性蜜獾的生育間隔時間超過12個月。
幼崽難帶導致了雌性蜜獾護崽心切,這是無畏的一個原因,畢竟「女則本弱,為母則剛」。
還有一個原因是,蜜獾的眼睛是凹透鏡結構,凹透鏡結構會有什麼影響呢,最明顯的特點是,看什麼東西都變小,就算是獅子獵豹在它眼裡,也就被縮小到和自己體型差不多,甚至還沒有它眼前的的爪子粗壯,那本來就好鬥,結果眼前的都比自己小,那還等什麼,上去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