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鬣狗是世界上被人們誤解較為嚴重的動物之一,許多人認為斑鬣狗是「小偷」型的動物,即日常食物來源主要靠搶奪其他捕食者的獵物,或撿食腐肉,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斑鬣狗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獵手。
在蓋倫蓋蒂大草原上,斑鬣狗所狩獵的食草動物數量,不會比獅群少,只有在少部分環境特殊,較為缺乏「清道夫」物種的地區裡,斑鬣狗才扮演主要「清道夫」的角色。
斑鬣狗
不過斑鬣狗有一種習性卻讓人很討厭,那就是它無論是捕獵,還是與獅子等對手作戰時,所採用的進攻手段多少有點「下三濫」,即不會像獅子、老虎一樣光明正大戰鬥,而是總盯著別的動物的肛門,這是動物最薄弱的地方之一,也是斑鬣狗最喜歡掏的地方。
人們不解,斑鬣狗的體型不小,甚至比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狼還要大,且呈大型群居生活,即便像狼一樣戰鬥,也有很強悍的進攻力,可為何它們總愛使用「下三濫」的手段呢?
鬣狗群捕獲獵物
分析捕食者的戰力,我一般就看兩方面,首先是體型,其次是咬力,雖然爪子、靈活度等方面對戰力有一定影響,但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基本上就體型和咬力這兩大因素。在野生動物中,體重差往往代表著實力差,尤其在同類型物種之間更加明顯。
斑鬣狗主要分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其分佈范圍還是挺廣的,雖然不同亞種之間體型略有差異,但總體來說,其體重多數能夠達到40.5-69.2千克,較大者甚至能夠達到80千克,這比起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灰狼來說都要重,其體重與花豹相似。
咬力方面,曾經有一檔紀實節目裡動物學家們做過一個實驗,測得一隻未成年鬣狗的咬力與成年雄獅相當,也正是因為這個節目,讓很多人誤以為斑鬣狗的咬力比雄獅大。
其實這節目的實驗方式有問題,導致的結果也是不准的,動物學家們用肉塊測雄獅的咬力,測的是犬齒咬力,而用一咬就能流出奶水的測力器測出的則是鬣狗的裂齒咬力,二者是無法相比的。
節目截圖
斑鬣狗的裂齒咬力的確很強,這與它們的生活方式有關,強大的裂齒咬力能夠幫助它們碎掉骨頭,將獵物吃得「渣都不剩」,而捕獵、戰鬥,靠的幾乎是犬齒咬力。
根據動物學家斯蒂芬·羅發表在《生命科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可知,獅子的犬齒咬力商為112,即一隻近300千克的雄獅,其犬齒咬力能達1768牛頓;而
斑鬣狗的咬力商為117,即一隻近70千克的斑鬣狗,其犬齒咬力只有773牛。
斑鬣狗的犬齒咬力雖然沒有體型更大的獅子高,但比起咬力商只有94的花豹來說,要強許多。
另外,裂齒雖然在捕獵和戰鬥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沒有犬齒大,但強大的裂齒咬力總歸是有用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如果斑鬣狗全口咬住了對手的肢體,這個時候裂齒強勁的碎骨能力就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綜合來說,斑鬣狗的實力雖然沒有獅子、老虎這類頂級的猛獸強,但已然躋身一流「高手」行列當中了。
為什麼斑鬣狗擁有如此實力,卻總是熱衷於採用「下三濫」的手段?這其實跟斑鬣狗本身的特徵有關。
斑鬣狗雖然體型大,但它的身材構造是前肢發達後肢較為薄弱,這種肩高臀低的身材,註定了它們的靈活性要比一般的貓科動物差許多,戰鬥技巧的變化也就少很多。
另外,斑鬣狗的爪子短鈍,不具備貓科一樣的彎鉤,也無法在戰鬥中發揮作用,所以它們唯一能用來戰鬥的地方,便只有一口牙了。
斑鬣狗
動物的肛門部位雖然薄弱,但比起喉嚨等部位來說,致命性較差一些,即使被咬了也不會馬上去世,所以獅子等猛獸通常不會選擇此處。但對於耐力型的選手斑鬣狗來說,這就是它們的最佳部位,通常一群斑鬣狗會圍住對手,不斷尋找機會試探對手的肛門,從而一點一點地拖垮對手。
整個過程在我們人類看起來很殘酷,不過對於斑鬣狗來說,這才是最適合它們的狩獵手段,也是它們能發動的最有效的進攻方式。
鬣狗群圍攻野牛
對於世界上大多數具有捕食性的動物來說,儘快結束戰鬥是它們畢生追求的極致,這在它們小時候做訓練玩耍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比如老虎、雄獅會一直磨練自己的狩獵技巧,直至對獵物做到「一咬封喉」。
斑鬣狗也不例外,它們雖然是機會主義的掠食者,但大多數食物來源依然靠捕獵,能儘快對獵物完成抓捕,則意味著能夠節省很多能量消耗,從而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耐力。
雄獅咬住獵物
或許我們這些吃得飽穿得暖的現代人感受不到,但對於野生動物,以及荒野求生的人來說,節省能量消耗極為重要,有時候甚至能夠保命。
比如說獵豹,它雖然擁有陸地上最快的速度,但耐力卻很差,無法長時間保持高速奔跑,而接連三四次狩獵失敗之後,獵豹就有極大的機率會死亡,因為它的能量消耗太嚴重了。
對於斑鬣狗來說,這種「下三濫」的狩獵手段能夠讓它們用最小的消耗,最快的時間戰勝對手,或者捕獲獵物,那麼又有什麼理由不使用呢?
獵豹
斑鬣狗所棲息和生存的場所,往往是植被覆蓋較少的稀樹草原或者開闊地帶,雨量豐沛草場繁盛的非洲大草原上,滋養了大量的有蹄類獸群,被稱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但生活在這裡的捕食者的生活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過,一方面是競爭者眾多,比如獅子、花豹、非洲野狗等等;另一方面是從角馬、野牛等大型獸群裡捕獲獵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連獅群都搞不定。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斑鬣狗所處的生存環境較為兇險,為了能與對手抗衡,為了能儘快捕捉到獵物,所以非洲草原上的許多中小型捕食者都發展出了類似於斑鬣狗這樣的手段,比如非洲野狗,也是「下三濫」進攻手段的大師,一群非洲野狗靠著這種方式,甚至敢於小型獅群叫板。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野生動物來說也是適用的,比如孟加拉虎的生存環境較為兇險,所以它就成了最凶的老虎亞種。
非洲野狗群捕食水牛
斑鬣狗的這種狩獵方式,在對付大型獵物的時候尤為好用,即便是一群斑鬣狗,想要直接咬掉一頭非洲野牛,幾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如果它們頻繁對準野牛臀部出擊,最終就能拖垮野牛,而斑鬣狗食量大、單群成員數量多,對獵物的喜好也是首選大型獵物。
所以總得來說,斑鬣狗雖然體型大、實力也不俗,但在漫長的物種演化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狩獵手段,是最適合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