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養過鸚鵡,或者觀察過鸚鵡,你通常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鸚鵡像個偏食的小孩,無論吃什麼東西,都只會吃一口,就把剩下的扔掉。難道是寵物的生活方式讓它們養成了壞習慣?
科學家們也對這個問題很困惑,最終,他們經過研究發現,鸚鵡不是挑食,而是有大計畫。
鸚鵡扔掉食物不是挑剔的表現,是它們天性本就如此。《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不僅家養鸚鵡,全世界的鸚鵡都會浪費食物,對所有動物來說,食物都是決定生死的資源,為什麼鸚鵡會特別「浪費糧食」呢?
西班牙米格爾·埃爾南德斯大學的生物學家,塞巴斯蒂安·岡薩雷斯表示,野生鸚鵡會在水果、花朵及水果種子周圍飛來飛去,它們不是仔細地尋找最好吃的東西,而是只咬一兩口就扔掉,有時候甚至不是進食,而是專門把食物啄掉,不讓它們留在枝頭。
在研究了17個國家103種鸚鵡(占已知鸚鵡種類的30%)之後,事實證明不論哪個品種的鸚鵡,都有「浪費食物」的習慣,有一種鸚鵡更是每次吃東西,都會扔掉80%,塞巴斯蒂安·岡薩雷斯說:我們知道浪費的情況很普遍,但沒想到它們如此浪費。它們看起來好像是在玩食物,而不是在吃東西。
大多數鸚鵡會選擇啄掉未成熟的水果,而且即使樹上只剩下最後幾個果子,它們就算挨餓,也要把所有沒成熟的啄掉。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可能不是浪費,研究人員在研究鸚鵡時,發現86種動物,包括螞蟻、甲蟲、小型哺乳動物,都會食用鸚鵡啄落的果子,這些地上的生物完全仰仗鸚鵡的「浪費」而活著。另外,那些被吃掉的果子,借著動物的食用,將種子傳播到了更遠的地方,算是完成了生物繁衍的任務。
過去,一些人把鸚鵡這種「浪費」習慣當作笨拙看待,但塞巴斯蒂安·岡薩雷斯現在認識到,鸚鵡此舉背後有著大計畫:「站在農學的角度看,要定時修剪枝葉,農作物才會長得更好,也許鸚鵡正在做類似的事情。它們修剪果樹,之後便可以吃到更甜、更大的果子。」
也有生物學家表示,鸚鵡是一種聰明的動物,它們一向會做出有遠見的決策,扔果子背後的大計畫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只是目前尚不清楚它們如何演變出了這種行為,下一步,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更多的觀察來確定鸚鵡行為的演化軌跡。
請隨手關注、點贊、評論,每天一點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