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人們對狼或者狼群的崇拜,使它們似乎已經超脫了普通的野生動物范疇,成為一種精神圖騰,充滿了象征性意義。
在野外這種即懂得如何更高效地團隊合作,又擁有超凡耐力的犬科動物,似乎可以所向披靡,讓任何競爭對手產生畏懼。
在距今約800萬年前,狼開始在亞洲出現,并憑借著自身的競爭優勢逐漸輻射到整個地球大陸。
現存成年狼體長一般在105-160厘米,現代狼的大小和體重符合伯格曼法則,既越寒冷的地區,狼的體型和重量越大,其中現存最大者是生活在北美洲的,成年平均體重在50-80公斤,平均體長在1.8米左右的北美灰狼。
有記載的最大北美灰狼體長2米,肩高約75厘米,體重達到了夸張的90多公斤!
你是否也會覺得,一群擁有約700 PSI(磅力/平方英寸)咬合力(獅子咬合力約650 PSI),奔跑速度最高達65公里每小時,驢子般大小的北美灰狼,還有誰敢與之一戰?
雖然同是生活在北半球,但很遺憾,北美洲沒有東北虎,讓我們無法看到它們的巔峰之戰。不過,北美洲有象征著智慧、力量、孤獨和勇敢的動物精神圖騰——北美棕熊。
北美棕熊最早起源于歐亞大陸,大約在5萬年前旅居到了北美洲,并在那片新的土地上開枝散葉,如今北美棕熊已是全球分布最廣泛的熊。作為陸地上最大的食肉性哺乳動物之一,北美棕熊擁有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和體型。
北美棕熊成年雌性的平均體重在180公斤左右,雄性則更大,平均體重在180-360公斤。北美棕熊的平均體長在1.9米左右,肩高100厘米,有記載的最大成年雄性個體達到了680斤!
單獨行動的北美棕熊在野外的生存優勢不僅僅表現在它們的體型上,雖然它們的體型看上去的確笨重,但北美棕熊能以每小時56公里的速度奔跑,可以輕松爬上光禿禿的樹干。
而且,強壯的身體肌肉可以讓它的前肢爆發出成噸的打擊力,再配合10厘米左右的爪刃,以及1200 PSI的咬合力,給對手施加難以想象的傷害。
那一頭300公斤左右的棕熊能擋住一只80公斤左右灰狼的進攻嗎?
因為在北美洲,北美灰狼和北美棕熊之間存在的競爭關系已久,人們也對它們之間的互動進行了大量研究。通常情況下,它們的沖突不是為了保護幼崽,就是為了爭奪獵物。
當灰狼和棕熊爭奪獵物時,可能會有一只灰狼主動上前試圖分散棕熊的注意力,而其他狼則抓緊時間進食。如果棕熊不受影響,它會上前驅趕狼群。
如果灰狼對棕熊發起攻擊,通常會迅速咬住棕熊后腿。然后,棕熊會坐下來保護自己。在這樣的戰斗中很少會導致死亡或嚴重受傷。
接下來讓我們用一場最經典的案例,分析一下北美棕熊與北美灰狼在爭奪食物時的相互作用。
這是一位野生動物攝影師曾經在加拿大 班夫國家公園 里拍攝的北美灰狼和北美棕熊的對峙,據介紹那場戰斗整整持續了4天之久,被稱為「納努克山之戰」!在戰斗之初只是一只灰狼與棕熊爭奪獵物,獵物最初的所有者不得而知。
但隨后趕來的狼群(九只成年灰狼)中有一只懷孕的母狼,而且原本占據優勢的棕熊無視狼群坐在地上叼著獵物毛皮玩耍,這使戰斗迅速升級。因為狼王不但要保護母狼不受任何傷害,而且棕熊的舉動對狼王來說是極大的羞辱。
在那場戰斗中,大部分的打斗場面是這樣的:棕熊后腿直立,然后用爪子猛擊地面,以宣示自己的強大和對獵物的所有權。而狼群寸步不讓,并試圖通過包圍棕熊將其嚇跑。
于是兩種動物開始了拉鋸戰,它們相互追逐,時攻時守。棕熊累了就會趴在地上啃食獵物,狼群累了就在附近小睡一覺。在那4天里,沒有誰被殺或者受傷,原因是狼王不想冒險,狼群成員都知道棕熊的爪子一擊就能讓它們殘廢或致死。
當然,棕熊也不想被9只灰狼圍攻。因為棕熊也知道,如果真的殊死一搏,一群成年灰狼絕對可能對它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不過,這場看似平局的戰斗,其實是以棕熊吃掉了獵物而告終,也就是說實際上棕熊占據了主導地位。
「納努克山之戰」是非常經典的案例,對于我們研究北美棕熊與北美灰狼在野外的競爭提供了很多幫助。在野外,狼群或者說狼王的風險意識更強,它們很少會冒著死亡風險去攻擊更強大的掠食者,一般都會選擇主動避讓。
而單體戰斗力強大的北美棕熊,更多顧慮的是對手是多少只灰狼,它們是否想殊死一搏?很顯然,9只不想死戰的成年灰狼無法讓棕熊屈服,如果是一場殊死之戰,兩種動物的勝率可能是各有50%,但即使灰狼取勝,棕熊也會在死亡之前干掉相當數量的灰狼。
所以,在現實情況下,棕熊與灰狼的戰斗結果取決于灰狼群的規模,小型灰狼群對戰棕熊基本就是白搭,至少要有15-20只成年灰狼才有可能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勝。這也是為什麼在野外我們更多觀測到的是下面這張圖片所顯示的情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