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萬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馴養牛。牛作為重要的牲畜,給人類提供了肉、乳製品、皮製品和勞力,它們的糞便還能用於製作肥料和燃料。人類對於牛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全球飼養的牛多達10億頭。
牛對於人類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機械不發達的時代,水牛、黃牛被用來耕田,所以人們通常會善待這些勤勤懇懇的牛。但在一些地方,牛的身上卻被開出一個大洞,人的手還能伸進去掏東西,看起來很殘/忍。那麼,為什麼要在牛身上挖洞呢?牛不會感到痛嗎?
在牛身上挖洞,並在上面裝上橡膠環,這種洞直通牛的胃,此即為瘺管,所以這些牛又被稱為「瘺管牛」,這種現象在奶牛中最為常見。瘺管牛可以追溯到19世紀20年代,當時獸醫給受傷的牛造瘺管,使其體內的膿液能夠排出來。
牛是草食性動物,為了躲避危險,它們會抓緊時間盡可能多地吃草。由於咀嚼不充分,消化不了食物,原先被吃進去的草料又會被反芻到嘴裡,再細嚼慢嚥吞下去。一頭奶牛在不斷的進食和反芻過程中,每天可以咀嚼3萬次。久而久之,牛進化出了四個特殊的胃:瘤胃、網胃、重瓣胃以及皺胃。
牛吃下草料之後,第一個到達的是瘤胃,它位於腹腔的左側。成年奶牛的瘤胃體積能夠超過150升,其中可以存儲上百公斤的飼料。瘤胃中存在很多微生物,它們可以讓食物進行初步分解和發酵。
接下來,食物會進入網胃進行過濾,一些無法消化的重物會被困住。然後,食物進入重瓣胃進行磨細、消化和吸收。最後,食物達到皺胃,這是牛的真胃,其中存在能夠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消化腺。
瘤胃中的微生物群對於牛的消化至關重要,一旦出問題,就會導致牛消耗不良,從而影響到牛的質量。為了改善牛的消化,需要人為地在牛左側腹腔開個洞,給瘤胃造瘺管。
造瘺管會不會讓牛感到痛苦呢?
在造瘺管過程中,牛是清醒的狀態,並且還是站立在那裡。在切開腹腔和瘤胃時,會給牛進行局部麻醉,不會有疼痛感。然後,在切口上安裝圓形的橡膠瘺管,上面還配備密封蓋子,以讓瘤胃隔絕氧氣,因為瘤胃中存在大量的厭氧微生物。
一般而言,給牛造瘺管只要一個半小時就能完成。最初幾天,牛會感到疼痛,需要給它們服用止痛藥。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傷口才會完全癒合。
瘺管牛過得怎麼樣?
通過瘺管,可以很容易直接把飼料放入瘤胃內,也很容易從瘤胃中取出飼料。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優化飼料,生產出比普通牛奶含有更多有益脂肪成分的牛奶,而且還能減少牛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
飼料在牛的瘤胃內進行發酵之後,將會產生二氧化碳和甲烷,這些都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據估計,一頭奶牛在一年之中能夠排放出3噸的二氧化碳,所以牛的碳排放不容小覷。
另外,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對於一些瘤胃中缺乏微生物群的牛,可以給它們引入健康的瘺管牛瘤胃中的微生物群。因此,瘺管牛的瘤胃時常被掏空在所難免。
對於在牛身上開洞的行為,遭到了動物保護組織的反對,因為這顯得很不人道。但蘇格蘭農業學院的動物專家Jamie Newbold表示,瘺管牛的健康和壽命都不會受到影響,它們甚至能夠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