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新平縣的消防站接到群眾的報警,說一個農戶家的雞圈裡發現了一條大蟒蛇,消防員接警後立刻趕往了現場。趕到現場後,消防員發現這條蟒蛇肚子鼓鼓的,應該是吃了什麼東西。
就在他們準備把這條蟒蛇抓進籠子裡的時候,它居然從肚子裡吐出了一隻大公雞,大約有6、7斤重,準備逃跑或者進攻了。消防員立刻將其關進了籠子裡,隨後帶到野外進行放生。經確認,這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大約有2.36米長,7.3公斤重。
幸虧是條小蟒蛇,要是一條大蟒蛇的話,就太危險了,要知道緬甸蟒可是世界上最長的蟒蛇之一,長到一定體型的緬甸蟒的目標就是人。
那麼如果家裡的牲畜被國家保護動物吃了該怎麼辦?野外遇到蟒蛇又該怎麼辦?緬甸蟒的進攻性有多強?
緬甸蟒又稱為緬甸岩蟒、黃金蟒,這是一種神奇的蟒蛇,由於大量的脊椎骨增生,所以緬甸蟒只要還活著就會不斷地生長,而相對來說,雌蛇的壽命比雄蛇長,一般雌性可以活到25歲以上,但雄蛇的話就只有15年左右的壽命。
由於活得久,所以雌性緬甸蟒一般都比雄性的大。目前發現的最長的緬甸蟒有9.
75米長,不過大部分都在5米以內,它們是世界上體型最長的蛇類之一。通常在出生之後一年的時間裡就能長到超過3米,所以說這條偷吃大公雞的緬甸蟒應該剛出生一年左右,還算是個寶寶。
由於體型會不停的增長,所以它們會不斷地提高對獵物的要求,一開始它們可能會潛入人類的家裡或者在野外吃一些老鼠之類的小動物,這時候也算是對人有益了。但是隨著體型的增長,它們慢慢的看不上老鼠了。
這時候緬甸蟒就會開始捕食兔子、雞之類的動物,稍微大點再捕食豬、羊等動物。
如果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它們就會靠近人類居住的地方,嘗試捕食家養的禽獸。福建就有一條3.7米的緬甸蟒吞吃了村民養的一頭黑山羊。廣西一條緬甸蟒咬了農戶的3只大鵝。
在自然界,體型就代表著力量,而緬甸蟒身為最大的蛇類之一,它們的力氣也不小。我們都知道,蟒蛇是無毒蛇,它們狩獵動物靠的是強大的纏繞能力。一般先用尖銳的牙齒緊緊地咬住獵物,然後用身體將獵物牢牢地捆住,利用自身的肌肉將其纏繞,最後才慢慢的吞下獵物。
對於人類來說,一般3米及3米以下的蟒蛇是沒有太大的威脅的,除非你走霉運,被它纏在了脖子上,還不會解蛇,那就只能慢慢的被它吃掉。而3米5以上的蟒蛇就危險了,一般被纏住的話,一個人很少能夠自主掙脫,需要有人來幫忙,而5米以上就聽天由命。
野外遇到蟒蛇最好的做法就是離得遠遠的,不要好奇地跑過去打招呼。蟒蛇的速度只有1.6km/h,相對於人來說是比較慢了,只要你看見的時候遠遠的走開,它一般追不上你的。萬一真的因距離過近,不幸它們被追上了,或者被伏擊了,那就只能想辦法讓它放開自己了。
如果手上沒東西的話,你就得注意了,在蟒蛇纏你的時候,你一定要保證自己的雙手不被纏住,然後反著它纏繞的方向,從尾巴開始一點一點地去掰它的身體,我們可以在蛇的腹面,看到一片特殊的鱗片,掀開它,這裡就是蛇菊了。
然後用手指捅進去,這樣蛇就會放開身子了,這時候你只要快點逃跑就行了。
緬甸蟒原產於東南亞,就是因為被人當作寵物帶到了世界各地,在被放生或者逃跑之後,它們就在當地繁衍了起來。現在則廣泛地分佈在泰國、印度、中國華南等地,甚至都跨越大洋跑到了美國去,一度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雲南的生態環境比較好,那裡生活著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而緬甸蟒也不例外,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關於雲南出現緬甸蟒的消息。同樣在雲南新平縣,一條長約2米、體重約8公斤的緬甸蟒,闖入村民的田地裡,最終新平縣森林公安局將其放歸山林
前段時間,還是在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一個養魚塘裡突然竄出來一條長2.7米,重達13.5公斤緬甸蟒,咬了村民家養的一隻旱鴨,隨後被消防員抓獲並放生。
中國警方提醒:緬甸蟒是一級保護動物,如果有蟒蛇在自家房舍周邊出現,不能擅自捕捉,更不能消滅,應第一時間報警求助。
而其他品種的蛇類,是否具備毒、是否為國家保護動物,大多數民眾也不清楚。最好的做法是不驅趕、不捕捉、不消滅,及時聯繫警方,交由專業人員處理。
抓了放,放了抓的,怎麼覺得這緬甸蟒是不是就是那幾條啊,而且緬甸蟒越長越大怎麼辦,要知道長大的緬甸蟒要是闖進來了,造成的損失可就不是幾隻雞幾隻鴨的事了。
雲南省已經發佈了關於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補償辦法,裡面想得還挺周全。如果不幸被緬甸蟒吃了,政府會支付補償金,總額為所在縣(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8倍,這麼一看,生活還是得找個富裕的地方啊,畢竟遭到不測了,賠也賠的多。
而如果家裡養的牲畜被吃了的話,政府也會給予補償,但記住是補償,不是賠償,不可能按照原價給你的,具體的補償金額會按照當年的政府補償費用與實際損害總額的比例計算,由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在當年年底前確定具體的補償金數額,並及時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