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中將成語定義為:「人們長期以來慣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句」,實際上,成語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古人對大千世界的所見所聞,有形容動物的——狐假虎威、有記錄歷史的——三顧茅廬、有描寫美景的——重巒疊嶂。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成語似乎都有它所要表達的故事,可能是古人的見聞,也可能是對生活的藝術渲染。
正如「狼狽為奸」這則成語,一直以來都有人對其廣泛討論,從字面意思來解讀:狽是一種前腿特別短的動物,它需要趴在狼身上來完成狩獵,後又用來比喻壞人勾結在一起幹壞事。
這裡就有個明顯的問題,在我們的認知中,狼的身上根本沒有出現過別的什麼動物,我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麼動物名字叫作狽,那麼這個成語又是怎麼來的呢?古人又怎會無端杜撰出一種子虛烏有的生物呢,這個「狽」是否真的存在呢?
關于狽的傳說我們在一些非正式歷史文獻中總能找到幾則出處,有記載說狽就像是狼群的王者,約1000頭狼中才會產生一隻狽,狽的智商極高,狼群在狽的指揮下完成群體狩獵。不過狽有著天然的身體缺陷,後腿過短使它根本沒辦法正常行走,外出捕獵時也只能依附在狼身上。
從成語「狼狽為奸」中我們可以解讀到:有狼的地方未必有狽,但有狽的地方一定有狼,二者勾結在一起總是在密謀壞事。
當然如果以狼的眼光看來,那不過是維持其族群生存的必要捕獵手段罷了。狼作為群居生物,勢必需要一位領袖才能帶領族群生存下去。
很多人認為這是頭狼分內的事兒,但實際上,頭狼在狼群中更多發揮的管理秩序、標記領地以及帶頭衝鋒的關鍵作用,頭狼未必是狼群中最聰明的那個,很可能狼群真正的大腦,是狽。
狽就像是為彌補狼群缺點的最優化機能,普通狼的前腿是短于後腿的,但狽確實後腿明顯短于前腿,如果它能和狼搭配起來,那就能在捕獵中發揮頭狼的最大能力,彌補狼群的缺陷。
而且狽的智商往往能在困境中帶領狼群成功突圍,食物短缺時狽能輕鬆偵查到人類生存的痕跡,在它的指揮下狼群潛入人類領地偷雞偷羊。
狽很聰明,它似乎知道狼群是無法與人類為敵的,所以每次行動總是在暗中進行,通常是頭狼拖著狽前來偵查,後續狼群會在夜裡時大舉進攻,帶走它們過冬必要的食物。
不過或許是狽的傳說太過于神乎其技,以至于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從未看到過這種特殊的生物,這倒也不難理解,在人類的生活區域連狼群都極難見到,更不要提傳說中的狽了,不過《酉陽雜俎》中曾記載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說有個過路的男人在途徑齊郡西邊時曾遇到了外出捕獵的狼群,狼群規模不多,大約有30只左右。
男子看眼狼群越來越近,這荒郊野外怕是難有人來救自己,情急之下他看到有個約2米高的草垛,男子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趕緊爬上去。
狼群本身的缺陷讓其很難去往高處攀爬,它們逐漸圍在草垛四周,似乎正在想如何將到嘴的食物帶回巢穴。不管狼群們怎麼努力,都沒辦法爬上高于它們數倍的草垛。
正當男人欣欣自喜時,突然發現有頭狼從暗處躍出,這狼的模樣尤為特殊,它的後腳小的可憐,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這頭狼直直來到草垛下,張嘴就開始把草垛的草往外銜,其他狼看完後紛紛學習,不一會兒數米的草垛就開始明顯下降。男人只能看著自己一步步陷入險境,而這一切的轉變都是因為那頭特殊的狼出現。
好在後來有獵人被這邊的聲音吸引,並躲在暗處伏擊狼群,狼群被未知的危險嚇走,男人也得救了。
拋開其他的不說,這則小說記錄中的那頭特殊的狼,很可能就是大家一直在找的狽。
但狽這種傳說中的生物真的存在現實嗎?
我們並不能以肯定的語氣去回答這個問題,可如果我們翻閱古籍查閱就會發現,成語「狼狽為奸」中真正形容的並非是狼與狽這兩種生物。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曾記錄過「狼跋其胡」這句話,後來隨著朝代更替,狼跋一詞又逐漸演變成「狼」,或許後世的狼狽為奸一詞因此演變而來,但值得一提的是,「狼」最早在詩經中並非是形容動物的,而是對世族權貴的譏諷之語。
而後世有人說親眼看到的狽,很可能是幼時的狼獾。
獾在體型上與幼狼高度相似,其表皮毛髮呈灰色,前爪長于後爪,而且嗅覺極為靈敏。但獾從不會像狼群那般捕食,它們大都以泥土中的蚯蚓為食,更不會去幫狼出謀劃策。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魅力不僅僅局限于其外部具象化形容的含義,更重要的是成語背後那富有神秘性色彩的動人故事。
就像我們在探索狼狽為奸這則成語的歷史淵源時,總會以主觀思維將其編撰成一個個故事,故事中包含著我們對成語的全部期待,這裡真實與虛幻的界限全部消失,答案或許並沒有過程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