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作為世界七大洲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植被動物,上千萬平方千米的陸地面積,經交多個山脈海峽,也使得南美洲有著多樣的氣候環境。
南美洲的故事不少,曾經還有不少未解之謎在此地誕生,其中就有被傳訛多年的洞穴考古而來的傳說。在厄瓜多爾有一條地下隧道,這條隧道最初發現是在1965年由阿根廷考古學家胡安·莫里茨發現……
厄瓜多爾地下隧道
重點並不在于介紹這個神秘的故事,畢竟這個傳說故事得到過「搞笑諾貝爾文學獎」,故事性不言而喻。但厄瓜多爾的實際洞穴是存在的,也並沒有傳說中的四千公里長,這個距離都能穿過大洋彼岸到達另一個地方了。
洞穴的所謂「遺跡」也不是什麼外星文明,而是當地的印第安人在此活動的痕跡,在狩獵活動中通過對牆壁的簡單處理,讓人們誤以為這是什麼遠古文明。最初探險者們只想在這裡去尋找黃金,不過後來卻不了了之,消息也以訛傳訛,越來越離譜。
該洞穴入口在一個幹穀的谷地,距離聖地牙哥河兩公里,通過一條被稱為「煙囪」的隧道,下降到隧道底部,就能來到一個大廳。洞穴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油鴟洞」,這是印第安人在此活動的真正原因。
油鴟洞
每年春天,當地的印第安土著分支出來的舒阿人便會帶著藤梯和火把來到洞穴內部,進行捕獵。在我們熟悉的認知裡,洞穴黑暗潮濕,通常還有大量蝙蝠,不少毒蟲蟻獸,印第安人肯定不會給自己找麻煩。因為在這個洞穴中生存著一種鳥類,渾身充滿豐富的油脂,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印第安人的重要油脂來源。
油鴟洞中的蝙蝠
油鴟,聽起來挺像「油脂「這個詞,可能這也是它被稱作這個名字的原因之一吧。油鴟在鳥的分類裡較為特殊,屬于夜鷹目,油鴟科,而且僅有這一種科屬。作為夜行性鳥類,最大的特點便是活動時期是在夜晚,不同其他主要以昆蟲為主的夜鷹目鳥類,油鴟喜愛吃油棕櫚果,體型較小,尾部呈扇形,腳極小,身上還有白色斑點,肥胖圓潤的體型從遠處看去很像一個肉球。
油鴟
從玻利維亞到委內瑞拉這一段的熱帶雨林中都有分佈,部分地區包括巴拿馬、多巴哥也有少量分佈。每當到了夜晚來臨的時候,油鴟便會離開巢穴尋找多肉的果實,喙部尖端帶鉤狀能夠很方便的啄食果肉,最為常食用的是油棕櫚果,這些果實通常含油量非常大,它們身體皮下便會積累出很厚的一層黃色脂肪。
繁殖期間,油鴟會大量的聚集在洞穴岩壁的窪溝處建巢,並用嘴裡分泌的粘液和未消化完的果肉混合在一起粘黏在岩壁上形成巢壁。由于幼鳥成長需要大量的進食,往往在身體裡堆積的脂肪要比成年鳥類更加豐富。
油鴟幼崽
每年到了油鴟的繁殖旺季,印第安人便會帶著工具到洞穴裡大量收集幼鳥用來熬油。油鴟煉出來的油脂不僅成色幾近透明無味而且能夠進行長時間的保存,長期以來都是印第安人重要的生存物資。
油鴟身體有著豐富的油脂,被譽為「行走的油包」,很大原因都離不開油鴟的食物來源——棕櫚果。
棕櫚樹廣泛分佈在南美洲、亞洲以及北美洲等地區,且許多國家有大規模的種植,生長適應范圍非常廣,而且易于栽培種植,每年都會結出大量果實。棕櫚果以果串的方式生長在樹上,每串果實能夠達到上千顆,而這些果實充滿油脂,我們今天食品行業加工裡最常見的棕櫚油便由此得來。
棕櫚果
油棕櫚產業最早在非洲作為傳統產業,所有環節都是人工進行,油棕櫚廣泛種植在世界各地後,在發展中國家都是優秀的的經濟作物,除了經濟發展外還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
棕櫚果能通過熬制或者軋製直接出油,而且種植成本低,產量高,油價低,成為了全球市場上第二大的食用植物油。在油的性狀上,棕櫚油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各占一半,這也使得棕櫚油有更好的抗氧化的能力。油鴟大量食用在體內積累的脂肪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棕櫚油本身,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通過幼鳥煉製的油脂能夠存放這麼久。
長得胖怪我咯?
由于油鴟這種鳥類在世界范圍的分佈只在南美洲才有,這種特別油脂也就成為了印第安人的專屬。小型鳥類雖沒有什麼殺傷力和明顯的威脅,對于油鴟的捕獲遠比想象中充滿難度。
要想提煉油鴟,首先就得穿過洞穴來到隧道底下,當地土著會帶著油鍋和裝備來到洞穴進行煉油活動。對于印第安人來說,每年得到的油脂都像是上天賜予他們的禮物一般,在油鴟的繁殖季還會有相應的慶祝活動。關于這種鳥類還有一個稱號叫做「惡魔「,並不是因為它長得太醜像惡魔,而是刺耳銳利的嘯叫聲會讓人難以忍受,就像惡魔的嘶吼一般。
長得可愛聲音卻難聽
油鴟作為夜行性鳥類還有非常奇特的功能,就是聽聲辯位,通過發出聲波進行回饋來達到追尋路徑和尋找食物的功能。同樣是生活在洞穴的蝙蝠,利用的也是超聲波,而油鴟不同之處則是直接的叫聲。油鴟能夠發出頻率非常高的叫聲,可以高達7000赫茲,這在人類的聽覺范圍內的,不僅頻率高,分貝同樣也是大的驚人,在越靠近目標位置,聲音則會越大,最高可以達到100分貝。
油鴟的洞穴裡遠遠不止那麼一兩隻鳥,而是有上百隻,如此密集嘈雜的聲音也讓油鴟煉油這一活動變得「聲勢浩大「。頂著高分貝去收集幼鳥的印第安人都會面臨著聽力下降和暫時性失聰的風險,嚴重者甚至會失去聽覺。
對比起其他動物油脂來說,油鴟獲得較為方便,產油量大且易于儲存,煉出來的油長久以來都作為印第安人的食用油。在生活上,油鴟凝固的油塊還能夠作為優秀的燃料用作照明,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成為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不僅在南美洲這樣的熱帶有特殊的煉油方法,在地球另一端的寒冷地帶裡,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因紐特人,由于北極地區常年寒冷乾燥,熱量的獲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為了在嚴寒地帶生存下來,因紐特人會捕獵海豹和大量的魚來製作魚油和脂肪膏,作為日常生活的食物。
當地還有極其特別的食物,用鯨魚肉做的脂肪塊。因紐特會將捕獲的鯨魚連帶脂肪和皮一起割掉,通過自然醃制發酵形成的脂肪塊,這就是在水果蔬菜極其匱乏的極地的維生素來源,脂肪對于因紐特人有著非常特殊的含義。
南美洲大陸早期因為各大洋的隔絕,沒有充足的畜類能夠馴養,農業、畜牧業發展受到限制,印第安人在長期與自然的接觸中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方式,相對落後的科技水準讓印第安人在今天仍以原始的方法來獲取物資。
捕獲油鴟雛鳥時往往會伴隨著破壞,用棍棒桶落巢穴的傳統手段也給油鴟生存帶來威脅,過多的捕捉也讓這種特殊的鳥類數量快速下降。
油鴟——危!
好在後續科學家發現了這類具備回聲定位,並長得像油包一樣的鳥有著一定研究價值。委內瑞拉政府也在科研團隊的協助下,在卡布裡岩洞建立了國家公園。南美洲多個地區現如今有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公園,用來保護像油鴟這一特殊的物種。
現代文明的融入也開始逐漸引導印第安人用更先進的辦法進行生產,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這讓油鴟的生存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這種特別的傳統手工藝制油相信在未來會徹底成為一種歷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