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一位農夫在野外發現了一隻凍僵的蛇,出于好心,農夫將蛇放入溫暖的懷抱當中,不一會兒蛇的身子暖了起來,漸漸的恢復了知覺,恢復了知覺的蛇立馬咬了農夫一口,于是農夫一名嗚呼了!
這則寓言小故事,我們都知道它所要表達的含義,但蛇類在冬眠的時候真的沒有危險了嗎?真的能夠任人宰割嗎?
一年有四季,其中冬季算是許多動物的難關,在冬季當中動物們不僅要面對極端的環境以及天氣,還要面臨食物短缺的困境。不僅僅是蛇,許多動物都進化出了冬眠的能力來巧妙地度過這個極端的季節。
青蛙、熊、刺蝟、蛇等動物都會進入冬眠的狀態,進入冬眠的狀態之後,這些動物純靠體內的脂肪來維持體內的消耗,不過身體卻會大幅度降低消耗。
不過蛇類與熊類的冬眠卻不大相同,蛇類屬于冷血動物,一旦環境的溫度過低,就會影響它的行動,這樣的蛇不僅沒有捕食能力,自己也十分的危險,所以冬眠時它最好的辦法。因為溫度過低,蛇類幾乎無法行動,這時候的蛇類可謂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無論誰都可以欺負它。
熊類則是因為需要的食物不足,熊類體型巨大,需要的進食量同樣也十分的巨大,冬季不僅食物較少,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脂肪來為身體功能,所以熊類選擇進入冬眠來安全的度過冬季。而熊類的冬眠僅僅是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可不要以為這時候的熊類好欺負,要是吵醒了它,一隻帶有起床氣而暴怒的熊,絕對不好對付。
而它們蘇醒的條件也不同,熊類一般會睡到來年的3~4月萬物復蘇的時候,而蛇類則是天氣變暖的時候就會蘇醒,去尋找食物。在河南就出現過這樣的事件,因為那年的冬天並不太寒冷,恰好有幾天天氣回暖,于是這條蛇感覺到氣溫變暖,便出門曬太陽,將身體曬暖了之後再進行捕食,因為曬太陽的位置是一處墳地,便被冠上了各種封建說法,甚至還引起了村民們的祭拜。
大家都知道蛇類的大部分食物都是齧齒動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鼠,確實平時都是蛇類吃老鼠,但是一到冬季的時候,這種情況可能就反過來了,冬季鼠類的食物同樣匱乏,它們可能將蛇類當做食物。
在南京的一家動物園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工作人員沒有注意到天氣變冷,照常給蛇箱內的大王蛇餵食兩隻小白鼠,但是這只大王蛇卻因為氣溫變低,身體行動不便,獵人與獵物的角色呼喚了,小白鼠反而成了獵人,不斷地攻擊著大王蛇,這只大王蛇的身上甚至被啃出了好幾個口子來。
在自然界當中也出現過這種情況,著名的大連蛇島上本來僅僅只生存著一種蛇類——黑眉錦蛇,這裡的蛇類食物全是來自于遷徙的鳥類,一些老鼠乘坐人類的船隻來到了這座島上,但是它們卻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島上的黑眉錦蛇每年都會有一次夏眠和一次冬眠,以此來節約能量,待到遷徙鳥類到來的季節再醒過來。在這些黑眉錦蛇睡眠的時候,就成為了這些老鼠的口糧,特別是冬季,即使蛇類醒了過來也無力反抗,成為了這些老鼠的「魚肉」。
誰也沒想到,這些鼠類在島上頑強的生活下來之後變得更加強大了,最終島上的蛇類竟然也淪為了鼠類的食物,竟然達到了一種平衡的狀態,蛇吃鼠兩季,鼠吃蛇兩季,大自然真是奇妙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