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是中國當下最主要的野生虎,曾廣泛分佈于中國東北部地區,但是自上個世紀50年代之後,由于遭到大規模獵殺以及棲息地被破壞等影響,種群數量下滑嚴重,到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之初時,僅有27只。
好在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工作的成效逐漸顯現,中國野生東北虎的數量也在逐漸上升,到2021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正式成立之時,野生東北虎的個體數也已增至50只了。
含已經滅絕的三種老虎在內的9個現代虎亞種裡面,東北虎是最耐寒的一種,它分佈于亞洲東北部地區。
老虎是一種對棲息地范圍有著高要求的捕食者,一隻華南虎所需的領地大約為70平方千米的森林,而東北虎的領地更廣,甚至能達到500平方千米。
說來也奇怪,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當代,東北虎在俄羅斯的分佈都僅限于東南一隅,而更廣袤的西伯利亞內陸地區,一隻老虎都沒有,這是何故呢?
要知道老虎是一種具有高度移動性和顯著探索行為的物種,從在東亞誕生之後,就迅速擴散至亞洲多數森林裡,難道說西伯利亞內陸有啥可怕的,連東北虎都不願深入?
西伯利亞內陸地區沒有食物?
獵物資源是影響捕食者分佈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很多人認為東北虎之所以沒有生存在西伯利亞內陸地區,是因為那裡缺乏大型有蹄類動物。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看下東北虎的獵物喜好。一項基于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生態研究表明,東北虎的主要獵物是一些中大型的有蹄類動物,從獵物占比由高至低分別為:馬鹿、野豬、麅子、駝鹿等。
而在大型獵物相對匱乏的區域,東北虎則會增加中小型獵物的捕食占比。
西伯利亞內陸地區,雖然嚴寒,但這裡的中大型有蹄類動物資源還是相對比較豐富的,那裡照樣生存著大量的馴鹿、野豬、駝鹿等等。
這些有蹄類動物,恰恰都是老虎的基礎獵物,所以西伯利亞內陸地區沒有可供老虎捕食的獵物,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恰恰相反,西伯利亞內陸地區的野豬數量並不少,其中不乏大體型的野豬,捕獲一頭,足以吃上幾個星期。而且由于氣候寒冷,缺乏「清道夫」角色,所以也不必擔心剩餘的食物會被食腐動物偷走。
種間競爭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現象,除了食物之外,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會影響物種的分佈。
西伯利亞內陸地區,生活著強大的棕熊和灰狼,所以有些人認為棕熊體型比東北虎大,狼群有數量優勢,東北虎迫于這些強大的捕食者壓力,才沒有涉足西伯利亞內陸地區。
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在動物世界,體型差往往代表著實力差,而自古以來素有「猛虎架不住群狼」的說法,所以咋看之下,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稍微查證下資料,會發現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
在東北虎的棲息地裡,本身就存在強悍的烏蘇裡棕熊和灰狼群,且看它們之間的戰績如何。
科學家們研究了錫霍特-阿林地區東北虎的飲食結構,發現了熊類在老虎的飲食構成裡面,占比達到了7.1%,其中有1%是烏蘇裡棕熊。而根據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研究,東北虎同樣也會出現在烏蘇裡棕熊的飲食清單裡,占比為0.5%。
眾多科考記錄裡,都記下了虎捕熊、熊吃虎「互有往來」的現象。不過棕熊是雜食動物,且植物性質的食物占了90%以上的比例,所以它算不上是主流的捕食者,與老虎的直接競爭關係並不激烈。
事實表明,棕熊也是東北虎重要的獵物,尤其是在秋季棕熊忙于貼秋膘,冬季棕熊會冬眠,往往是老虎捕熊的高發期。
俄羅斯的東北虎與灰狼已纏鬥上百年了,人們發現,在過去東北虎數量較多的時候,棲息地內的灰狼則屬于一個非常低的水平線上。
而當東北虎被大量獵殺,灰狼的數量則快速上升,後來東北虎得到保護,數量逐漸恢復時,灰狼的數量又快速下降了。
20世紀80年代過後,俄羅斯的東北虎數量達到了較高的水準,並保持長期穩定,此時的灰狼,種群發展再次停滯不前。
大量的證據表明,「猛虎架不住群狼」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老虎既然有「森林之王」的美稱,就說明在森林環境下,它是沒有天敵的,自然也不會有動物能夠抑制它的發展。
從古至今,東北虎不向西伯利亞內陸擴散的真正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環境問題,那裡常年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非常不利于老虎狩獵。
老虎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旗艦物種,它橘黃的底色和深棕的條紋,在雪地上並不是良好的偽裝色,極容易就會被獵物發現。
而且老虎並沒有猞猁般寬大的腳掌,在厚積雪上行動較為困難,別說伏擊追捕獵物了,就連尋找獵物蹤跡都比較困難,所以東北虎才不願深入。
對于俄羅斯遠東地區逐漸趨于環境容納飽和度的東北虎來說,既然西伯利亞內陸地區並不適合它們生存,那麼往中國這邊擴散,就是它們的最佳出路。
中國的東北林海雪原,本就是東北虎的老家,無論是地形還是氣候類型,都十分適宜東北虎長期生存,加上這些年中國對生態環境的建設,以及對生態廊道的修復,相信不遠的未來,俄國的東北虎,會源源不斷跨境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