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非洲獅主要生活在富饒的稀樹草原上,那里不僅有著大量的有蹄類動物獸群,獵物資源極其豐富,而且雨量充沛。
獅子是一種對水源要求比較高的物種,它們在進食之后需要大量飲水。但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個道理在動物們的身上也是適用的。
所有的非洲獅,并非都生活在條件比較好的稀樹草原上,有一些非洲獅所棲息的環境,堪稱惡劣,但在漫長的物種演化過程中,它們卻適應了環境,成了當地的「生存大師」。
在非洲納米比亞西岸,有那麼一群特殊的獅子,它們被稱為「沙漠獅」,言下之意就是一群生活在沙漠里面的獅子。
因為氣候等原因,這里常年降雨量不足,漸漸地就形成了納米布沙漠。說到沙漠,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荒涼,一望無際的黃沙,幾乎沒有多少生物,更別提獅子所喜愛的大型有蹄類動物了,然而這里的獅子,卻已經生活了好幾百年之久了。
那麼生活在這片沙漠里的獅子,究竟是靠什麼生存下去的呢?
生活在非洲稀樹草原上的花豹,不分晝夜地捕食,而生活在馬來半島雨林里的花豹,則主要在白晝進行捕獵。
環境對捕食者習性的影響,可謂是不言而喻,畢竟根據《進化論》的理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夠在環境下成功活下來的動物,都是能夠適應該環境的。
對于獅子來說也一樣,比如在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由于各種獵物資源豐富,所以這里的獅子們嘴巴也比較刁,大多數獵物,都是肥美的大型有蹄類動物,對于豪豬這種肉少刺多的小動物,它們是看不上的。
對于一些生活在干旱地帶的獅子來說,豪豬卻是它們的常規獵物。然而對于納米布沙漠的獅子來說,有豪豬吃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大多數飛鳥的體型都偏小,所以大多數地區的獅子,基本上是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捕食它們的,這也導致人們一度認為獅子是不會捕食飛鳥的。
但人們錯了,其他地區的獅子之所以不捕食飛鳥,主要是因為這樣做的性價比很低,它們有太多更好的選擇。
然而對于納米布沙漠的獅子來說,卻容不得它們挑食,因為沙漠里面獵物資源匱乏,飛鳥也是不可多得的獵物資源,所以這里的獅子,幾乎會盡可能地去嘗試逮住任何獵物。在1982年里,人們就多次觀察到納米布沙漠的獅子捕食飛鳥。
沙漠里面少得可憐的獵物資源,說是獅子們的零食尚可,要想以此為生,是萬萬不能的,那麼真正讓納米布沙漠的獅子得以生存下去的獵物資源到底是什麼呢?
原來這里的沙漠與大家想象中的沙漠又有所不同,而是一片長在海邊的沙漠,它背靠大西洋。
在大西洋與納米布沙漠連接的地方,形成了一段特殊的海岸線,由于這里的水域水流交錯、暗礁參差不齊,且經常有大風天,令眾多過往船只失事,所以這段海岸,也就被人們稱之為「骷髏海岸」。
對于人類來說,「骷髏海岸」無疑是噩夢般的存在,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水手們,也不愿意涉足該區域。
但對于納米布沙漠里的獅子來說,「骷髏海岸」卻是上天的恩賜,因為「骷髏海岸」給獅子們帶來了足以令它們支撐生存下去的獵物。
「骷髏海岸」上經常有大量的海狗棲息,海狗是一種體型中等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成年之后有20-30千克左右,更重要的是海狗身上有豐富的脂肪。
捕獲一只海狗,足以令獅子好幾天不用進食,所以納米布沙漠里的獅子,幾乎個個都是捕食海狗的好手。
海狗無疑是當地獅子最主要的獵物資源,但物種演化至今,絕大多數的捕食者都演化出了機會主義,而對于沙漠里面的獅子來說,更容不得它們挑食。
所以除了捕食海狗之外,它們,也會捕食白胸鸕鶿等鳥類,幾乎一切能得到的獵物,獅子們都會視為美味佳肴。
偶爾有擱淺的鯨魚獅子,對于納米布沙漠里的獅子們來說,就是不可多得的大餐,足以令整個獅群都進入瘋狂般的興奮狀態。
生活在納米布沙漠上的獅子,應該是生活在生存條件最為惡劣地帶的獅子之一,它們「缺衣少食」,窮得只能頓頓吃「海鮮」充饑,勉強生存下來。不過征服了大自然的獅子,后來卻在人類面前一敗涂地。
這里的生態系統本就十分脆弱,人們在沙漠周邊地區的開發,影響了當地生態,導致獅子棲息地被破壞,人獅矛盾加劇,最終遭到了大規模的報復性捕殺。
到了20世紀90年代,納米布沙漠的獅子,幾乎絕跡了,直到1997年,人們才發現了一小部分獅子,靠著一系列保護措施下來,它們才重新回歸這片闊別已久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