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印象裡,鸚鵡是羽毛豔麗、智商超群、飛行敏捷,更是因擅長學人說話而出名。當然也有例外,有這樣的一種鸚鵡,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沒有五顏六色的羽毛,而且長得還非常胖,胖也就算了,還不會飛行,在鸚鵡看來簡直是一無是處。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鸚鵡界的奇葩,登上了2020年度紐西蘭最佳鳥類,它就是鴞鸚鵡。
雖然鴞鸚鵡在少了點「鸚鵡味」,但是它們在其他方面顛覆了人們的印象,甚至把人類認為是它另一半,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鴞鸚鵡,紐西蘭人叫「kakapo」,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羽毛,是紐西蘭的特有物種。
作為紐西蘭的特有物種,之前它們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直到一個名為Sirocco的鴞鸚鵡出現,徹底讓鴞鸚鵡世界聞名。
Sirocco出生于1997年,剛生下來14天,它就不幸呼吸道感染,稱為麯霉病,鳥類專家從雌鳥手中接管了它,因此Sirocco伴隨人類長大,自然與人類非常親近,正是因為與人類太親近,才讓Sirocco一炮走紅。
鴞鸚鵡平均壽命可以達到60歲,是世界壽命長的鳥類之一,正因如此,鴞鸚鵡雄性大約4歲才開始繁殖。一到求偶季節,雄性鴞鸚鵡就會離開自己的居所,找一個山頂或者山脊建立自己的「婚房」,它們的婚房可謂是非常豪華,是一個盤形凹坑,最大直徑有10米;深度及寬度至少能容下一隻半米長的鴞鸚鵡。
由于山頂和山脊本來資源就少,再加上面積遠遠小于平地區域,僧多肉少,一旦進入交配季,雄性經常會為了爭奪最好的場地大打出手。
婚房建好後,雄性鴞鸚鵡會鼓起前胸的氣囊,隨後發出低頻的鳴叫聲,吸引雌雄鴞鸚鵡前來赴約。
交配季節到了,Sirocco自然也發揮了自己的種族技能,在山頂上建立了自己的婚房,然而當其他鴞鸚鵡對著同類雌性嚎叫時,而Sirocco沖著人類一頓嚎叫,開始的時候,工作人員並沒有意識到,原來Sirocco在向它們求愛。
動物學家Mark Carwardine想通過攝像機,記錄下Sirocco求愛和繁殖過程,正在發情期的Sirocco看到了人類來了,竟然霸王硬上弓,對著這位科學家的腦袋一陣狂風暴雨,看下圖Sirocco動作和表情也是醉了。
科學家也嘗試糾正Sirocco對于愛情的認識,無奈的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影響,Sirocco對于自己同類沒有一點愛情的欲望。
沒辦法,科學家也只能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製作了一個洞洞安全帽,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採集分泌物供科學研究,也算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吧。
2009年,英國BBC發佈了紀錄片《最後一眼》,其中公佈了Sirocco和動物學家Mark Carwardine相關視訊,一經發佈,Sirocco一炮走紅,讓人們開始關注鴞鸚鵡種群的情況。
2010年,Sirocco還被時任紐西蘭總理約翰∙基任命為紐西蘭生態保護工作的「官方新聞發言人」 ( Official Spokesbird for Conservation) 。
現在,Sirocco已經放回自然,回到屬于它們的環境,希望Sirocco在其他鴞鸚鵡的影響下,能重新認識自己和另一半。
既然通過Sirocco已經認識了鴞鸚鵡,那麼鴞鸚鵡前世今生又如何?為什麼其他鸚鵡認為鴞鸚鵡奇葩的存在?
眾所周知,歷史上紐西蘭除了少數地區有小型哺乳動物,基本上沒有什麼哺乳動物,這件簡直是鳥類和爬行動物的天堂。
鴞鸚鵡的祖先來到紐西蘭大陸,對它們而言,這裡幾乎是天堂,紐西蘭島食物非常豐富,而且還沒有天敵,且食物自由,這可是很多動物夢寐以求的地方。
正因如此,鴞鸚鵡一度迷失了自我,每天除了吃就是睡,過度的暴飲暴食,越來越多的脂肪在身體內囤積,身體也越來越肥碩。
由于食物近在咫尺,而且又沒有天敵,它們甚至忘了還有翅膀這個東西,久而久之,翅膀也不能再飛行了。
作為一個鳥類,竟然往陸生動物方向進化,所以強有力的腿非常有必要,鴞鸚鵡的腿也越來越粗壯,關鍵時刻可以手腳並用,它們可以輕鬆爬上高50米的紐西蘭陸均松,吃到最喜歡的美味毬果。
只不過,上樹容易下樹難,每次鴞鸚鵡輕鬆上樹吃飽喝足後,卻只能通過滑翔落地,還好翅膀功能並沒有完全廢掉。
不過鴞鸚鵡的暴飲暴食,雖然讓它們擁有了肥碩的身材,但是身體卻健康無比,正常情況下它們可以輕鬆活到60歲,甚至壽命長的能夠活到90歲。
考慮到自己壽命比較長,鴞鸚鵡並不著急生崽,一般來說, 雌性鴞鸚鵡平均五年才生一次小鳥。
如果沒有人類的到來,鴞鸚鵡還依然過著天堂般的生活。
4000年前毛利人登上了紐西蘭大陸,他們第一次看到鴞鸚鵡就被它們的羽毛吸引,于是不惜一切代價弄來做成漂亮的衣服。
在一定程度上,毛利人確實影響到鴞鸚鵡的生活,但是不至于讓物種瀕臨滅絕,直到19世紀中期,歐洲殖民者來到這裡,帶來了家貓、黑鼠、白鼬等哺乳類動物,鴞鸚鵡噩夢就此開始。
對于殖民者及其所攜帶的動物而言,鴞鸚鵡身比雞肥,腦比豬笨,無疑成了最佳食物。
按照這樣的節奏,即便是數量再多,鴞鸚鵡也不夠他們用的。
1891年,紐西蘭政府終于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們發現很難看到鴞鸚鵡的身影,于是開始將零星發現的鴞鸚鵡放入保護區,直到1940年,幾乎很難找到鴞鸚鵡相關的報導了。
1950年,紐西蘭野生動物署成立,開始搜索鴞鸚鵡,直到1970年也僅發現了32只,而且還全是雄性,所有人都開始擔心接下來鴞鸚鵡會滅絕。
不過好在,1977年人們終于在斯圖爾特島的一片叢林中發現了一百到兩百隻鴞鸚鵡,再加上前面找到幾十隻,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照料,它們的數量有所增長。
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鴞鸚鵡現在已經有213只,這個數量依然不夠保險,不過好在鴞鸚鵡壽命較長,再加上人工干預,種群數量進一步擴大希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