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犬不僅是人們家裡最常見的兩種寵物,在自然界也是最重要的兩類捕食者。有人說,獅、虎是獸中之王。也有人說,成群結隊的豺、狼更厲害,而且貓科並不都像獅、虎那麼大,比如說家貓就比狗小。
那麼,貓科和犬科,誰是大自然真正的王者呢?
貓犬大戰每天都在上演
獅、虎是位于食物鏈的頂端,其實力超過任何犬科動物。有人說,好虎不敵群狼,實際情況正好相反,獨居的東北虎能將狼群逼入局部滅絕的境地。
前蘇聯的動物學家發現,在西伯利亞東南部東北虎的棲息地內幾乎沒有狼,只有在虎被人類消滅的地方,狼才會出現,而近年來隨著東北虎受到保護而數量逐步恢復,狼就從很多地區再度消失了。
老虎吃掉豺
在南亞,豺也不是老虎的對手。據生態學家卡倫斯記載,一隻帶仔雌虎搶了豺群捕獵的白斑鹿,並咬了兩隻豺。豺群對老虎的存在很緊張,而老虎見到豺群則會毫不猶豫地驅逐。
非洲野犬雖然體型頗大而且群居,但仍不是同樣群居的獅子的對手。非洲有的地區一半的野犬被獅子解決掉,曾有3只獅子在短短十秒內幹掉7只幼犬,導致該野犬群內幼犬減員一半,而十幾隻成年犬只能在一邊眼睜睜看著。在獅子繁盛的地區,野犬密度很低甚至就沒有。
獅子叼走非洲野犬
這是說的豺不僅包括真正的豺——亞洲的紅豺,還包括非洲野犬——三色豺。過去曾有專家將豺和非洲野犬歸于一類,雖然現在已經證明這種分類方法是錯誤的,但考慮到這兩種大型犬類生態位頗為接近,姑且算作一類。
在亞洲東部,豺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僅次于虎。成群結隊的豺可圍獵懶熊、大貓熊和花豹,卡倫斯曾親眼看到三隻豺追擊一隻60千克的成年雄豹。三隻豺加一起都沒雄豹重,但雄豹仍然見了豺就跑,可見,豹對豺的畏懼已經是經過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本能反應。
豹被豺趕上樹
過去的文章甚至有好幾個大群豺圍獵老虎的記載,拿下老虎至少要20只以上豺。雖然現代科考從未發現豺群解決掉老虎,但發現過十隻豺與成年雄虎對峙。在過去,豺的數量更加豐富,大群豺更常見,存在足以戰勝老虎的超大豺群也是有可能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多名博物學家或獵人都聲稱見過豺群滅虎,想必不是空穴來風。
非洲野犬個體體型比豺大三分之二,實力更強。在非洲稀樹大草原,非洲野犬的地位僅排在獅、斑鬣狗之後,居第三位,排在花豹和獵豹之前。在卡福公園甚至有野犬群處理掉老年雌獅的報導。需要注意的是,斑鬣狗可不是犬科哦,它屬于鬣狗科。
豹被非洲野犬趕上樹
豺和非洲野犬地位雖不如獅虎,但也是僅次于獅虎的存在了。它們之所以能穩壓花豹,其關鍵就在于抱團,豺通常一群有7-12只,野犬群有5-10只,它們基本一直在一起活動,這樣就給花豹造成了很大壓力。
動物學家發現,不同地區的狼面對貓科的表現差異很大。在北美開闊的荒野,狼是最強的捕食者,穩壓山獅。狼會搶山獅獵物,將山獅從它們的地盤中驅趕出去,山獅若陷入狼群的包圍只有老天保佑。
山獅將獨狼鎖喉
而在亞洲南部,印度狼似乎不是豹的對手。在印度和伊朗都發現狼會主動回避豹,在豹多的地區狼就會減少。儘管印度狼體型和非洲野犬相當,明顯大于豺,但面對豹的表現卻遠不如後兩者,這是因為狼在日常活動中不像豺那麼抱團,經常分開行動。
在東北亞,狼當然不是老虎的對手。然而在歐洲,它們竟然連歐亞猞猁都鬥不過。過去有說法稱狼是猞猁天敵,此乃訛傳,除波蘭在70年前發生過一次兩狼打敗猞猁外,再無任何狼贏猞猁的記載。相反,猞猁捕幼狼非常頻繁,有時也會進攻懷孕雌狼。在白俄羅斯納利博基森林,由于猞猁的捕獵,幼狼存活率不到4%,導致狼的繁殖陷入停滯,不少狼因此遷出森林。不過,狼群能搶猞猁獵物,這方面是狼佔優勢。
白俄羅斯,雄猞猁大戰雄狼
狼對山獅、猞猁的不同表現,令很多人感到非常疑惑。北美的馬更些狼是最大的亞種,歐洲的指名亞種也是大亞種,馬更些狼一群有七八隻,歐亞狼一群也有七八隻。然而馬更些狼能壓制比自己更大的山獅,歐亞狼卻連比自己小一半的猞猁都收拾不了,山獅體重是猞猁三倍!
其中緣由就是北美和歐洲生境不同。北美是開闊地,狼可以組成大群圍獵獵物,樹又少,山獅難與群狼周旋。而歐洲是茂密的森林,狼成大群行動要餓肚子,只能解體為小組生活,很多狼是單獨面對猞猁的,猞猁可以隨時爬上樹躲狼,也可以藏在暗處,隨時給年幼體弱的狼帶來沉重一擊。可見,狼群的群居優勢只有在開闊的生境中才能發揮出來,在森林裡沒有用武之地。
狼和猞猁盯上了同一頓美餐
獅、虎當然比犬科大得多,但總體而言貓科和犬科誰大呢?答案也是貓科。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可的分類系統,現存貓科動物有38種,犬科動物有36種。成年雄獸平均體重超過40千克的,貓科有七種,犬科一種也沒有。貓科在10千克以上和以下的各占一半,犬科80%的種類都在10千克以下,半數種類在5千克以下。
貓科和犬科平均體重分佈,以成年雄獸為準
貓科和犬科的較量一直缺乏一個很好的參考,雖說家貓有時能打跑更大的狗,但很難說狗是在盡全力和貓真打。虎吃豺、山獅鎖喉單狼都是體重碾壓對方,狼贏山獅、郊狼捕山貓都是借助了群體優勢。
2017年3月,白俄羅斯動物學家用紅外感應相機抓拍到了成年雄猞猁與成年雄狼單挑的罕見畫面。猞猁毫不畏懼地迎戰狼,雙方扭打成一團,混戰中猞猁鋒利的爪子摸到了狼柔軟的腹部,取得了勝利。戰後猞猁自信地標記了領地,而狼從此就消失了,動物學家懷疑是這場戰役宣告了領地。
山獅追逐郊狼
這次記錄對我們認識貓犬之間的打鬥很有意義。如果我們把所有貓類放到同一體重,看身體構造,猞猁只是一種中等偏弱的貓,也就比獵豹、藪貓這種較為特化的種類強,四肢粗壯的獰貓、大腦袋的漁貓和金貓應該都比猞猁厲害。虎、豹等大型貓科擁有粗壯的前肢和強大的頜骨,戰鬥力更不必說。
相反,狼已經是在等體重下非常強的犬科了。犬科雖屬食肉目,但胡狼類、狐類和南美狐類的絕大多數種類都以昆蟲和水果為主食,偶爾吃點腐肉。犬科中捕食能力比較強的,除狼、豺和非洲野犬外,就剩下郊狼、山狐、藪犬等少數數種了。
非洲野犬群大戰雌獅
猞猁在體重遠不如狼的情況下能擊敗狼,證明貓科的打鬥能力確實比犬科優秀,更何況貓科的體型本就比犬科大。犬科中的少數強者如豺、狼憑「犬多勢眾」的優勢能扳回幾局,但多數種類群體規模也不大,經常獨來獨往。因此,在自然界中,多數情況下都是貓科壓著犬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