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鯨落,萬物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 擱淺的鯨魚如果發生爆炸,那威力堪比「生化武器」。
1970年,在美國佛羅倫薩市的海灘上,有一條抹香鯨尸體被沖到了岸上,引起了眾人圍觀。
當時趕來處理這件事情的,是當地的交通部,但他們的處理鯨魚尸體的手法非常不專業。
他們的做法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把這頭抹香鯨的尸體當作普通的路障一樣,只是這個路障的個頭有點大。
處理路障,那還不簡單,直接上炸彈,就地爆破,炸了這個大鯨魚!
現場填埋炸藥
他們的設想很美好,就是利用炸藥,把鯨魚尸體炸成一塊塊的小尸塊。
大鯨魚尸體不好挪動掩埋,你小的我還挪不了了?并且小的尸塊,沒準附近飛過的海鳥看見了,就過來把這些尸塊吃掉了。
如此省時省力的方案,簡直是堪稱完美啊!
爆破四人組
這時候,處理過山口巨石的工程師喬治·桑頓,非常積極主動的報名。
信心滿滿的喬治·桑頓
開工前他信心滿滿,聯系軍方給他整來了整整20箱炸藥。
現場用的炸藥
要麼說,湊熱鬧是人類的天性呢。海灘邊上,聚集了大量民眾,甚至還有正在開車的人也停下車,想現場觀看這一輩子都難得見一次的場景。
專業吃瓜群眾
交通部想著,爆破鯨魚這麼難得一見的場景,怎麼只能讓這麼點兒人知道,那得讓媒體過來,進行全國直播啊!
這樣一來,他們交通部的形象和相關人員的政績,都能再上一層樓,簡直是一舉兩得啊。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爆破之后的結果,讓所有人都傻了眼。
他們錯估了爆炸的范圍,爆炸范圍遠遠超過了預估的數據。
并且預想中的鯨魚尸體被炸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場景沒有出現,現實是,鯨魚的軀干沒什麼事兒,但是 鯨魚胃里殘留的血液和內臟被炸的像天女散花一樣,噴射的非常遠。
鯨魚爆炸!
爆炸導致尸塊沖向沙灘邊圍觀的人群,其中一塊甚至還 砸壞了一位退伍軍官剛買的新車,簡直是飛來橫禍。
退伍軍官的新車被炸毀
2014年1月26日,臺南市的人們如往常一樣,準備迎接新的一天。然而這天注定不會平靜,注定會在他們心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主持人保羅·林曼
當然,鯨爆也不是只出現在國外的,我們國家也有比較 著名的鯨爆事件。
2004年,台灣云林縣就發現過一只在岸邊擱淺死亡的雄性抹香鯨。當時有幾個漁民正準備出海捕魚,接著就發現了這個大家伙,走近一看,發現是一條大鯨魚!
他們立即通知了相關人員,相關人員對鯨魚進行了數據調查, 這只抹香鯨長17米,重50噸,相關的單位動員了平板卡車、3輛起重機以及50多名工作人員,消耗了13個小時的時間,才把這頭大家伙裝運上車。
鯨爆大多是發生在擱淺在海灘邊的鯨魚身上的,鯨魚擱淺在岸邊,過于龐大的身軀讓它們難以返回大海,只能慢慢地痛苦地迎接死亡。
為了更好地研究解剖鯨魚,在綜合了各種因素,經過了各種考慮之后,專家們決定,將這個龐然大物移送到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里。
為了不引起民眾的大量關注,對運輸過程造成阻礙,專家們決定,在人不多的時候,悄悄地運輸這條抹香鯨。
前往野生保護區,需要穿過臺南市。
2014年1月26日,臺南市的人們如往常一樣,準備迎接新的一天。然而這天注定不會平靜,注定會在他們心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體型巨大的鯨魚
拖車拖著鯨魚,小心翼翼地走著,接下來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已經略顯腐敗的鯨魚尸體突然爆炸了!
居民正在清理尸塊
2014年紐芬蘭,就有一條藍鯨的尸體被海水沖上岸邊,那條鯨魚被發現時,已經是發臭腫大的狀態了,隨時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
被殃及的車輛
腥臭的氣味在空氣中傳播開來,刺激著民眾的大腦,這惡臭氣味久久不肯散去,甚至持續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慢慢地消失
鯨落充滿了死亡的浪漫,但是鯨爆為什麼這麼恐怖?
它為什麼會爆炸,難道是有什麼人悄悄地在它的身體里安裝了炸彈?它又為什麼來到岸邊,難道它不甘心做一個「海底綠洲」,想要報復人類?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鯨魚,在死后都會沉入海底,形成鯨落現象。
有一些鯨魚在或者的時候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擱淺在海灘上,如果長時間不去處理它的尸體的話,那麼它就會慢慢開始腐敗、腫脹、變大,直至成為一個巨大的「大皮球」。
「大皮球」的鯨魚
當大皮球接著膨脹,直至它承受不住,「皮球」就會變成「炸彈」,散發出極致惡臭。
鯨爆大多是發生在擱淺在海灘邊的鯨魚身上的,鯨魚擱淺在岸邊,過于龐大的身軀讓它們難以返回大海,只能慢慢地痛苦地迎接死亡。
過去的人們以為,鯨魚是吃了它們不該吃的食物,導致它們吃壞了肚子。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鯨爆的產生與鯨魚自身體內的變化有關。
須鯨體內的腸道菌群和陸地上的食草動物相類似,食草動物在吃完食物后不會立即進行消化,而是將它儲存在瘤胃中發酵,瘤胃中的微生物就會過來幫助食草動物去分解食物,最后,分解好的營養就可以被食草動物利用吸收掉了。
鯨魚體內也有類似的發酵胃,在這個胃里有大量的微生物在進行著工作,鯨魚在生前每天都需要吃大量的食物,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但是在鯨魚死后,這些微生物是不會跟著一起死亡的,依舊在繼續工作,分解胃里的食物。
這些東西在胃里發酵、腐化產生大量了氣體。分解完食物之后,這些微生物又開始向別的地方擴散,此時它們已經不滿足于只分解食物了,反而開始分解鯨魚的內部器官等,蛋白質也開始被急速分解。
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質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充斥在鯨魚體內,就像吹氣球一樣,將他的身體撐滿,使它的身體發生膨脹,這就會增加腹部與腸道的壓力。
當氣體累積到一定程度,或者外界處理不當的話,鯨魚就會發生爆炸。
而鯨魚之所以被稱為生化武器,就是因為鯨魚在發生鯨爆時,那些噴射而出的腐敗物質中含有大量微生物。
人有好有壞,細菌也有好有壞。 好的益生菌能夠幫助我們消化,而有害菌則會讓我們生病。
鯨魚的腸道細菌也是如此,當鯨魚死后,兩種細菌都不受控制地開始「野蠻生長」,所以當鯨爆發生時,隨著血塊、尸塊一起噴涌而出的還有大量有害菌。
當然了,如果科學家們想要研究鯨爆,解剖鯨魚的話,就必須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
然而在鯨魚身體內發現塑料袋、尼龍繩等垃圾,已經不是個例了。
一百多噸的鯨魚擱淺死去,必須需要科學的處理方法,處理不當的后果就會像臺南和佛羅倫薩那樣。
在我們現有的記錄在案的鯨爆事件中,不難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這些鯨爆事件幾乎都發生在,擱淺在岸上的鯨魚身上。
根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至少會有2000起,各種各樣的鯨類擱淺事件。
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發生,救助人員在面對奄奄一息,無法進行救治的鯨魚時,會對它實行安樂死。
當然了,如果科學家們想要研究鯨爆,解剖鯨魚的話,就必須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
2014年紐芬蘭,就有一條藍鯨的尸體被海水沖上岸邊,那條鯨魚被發現時,已經是發臭腫大的狀態了,隨時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
不過幸運的是,這只藍鯨被成功解剖了,它那 重達180千克的心臟,也成功地被制成了標本。
在台灣擱淺爆炸的那只抹香鯨,它的胃里,則是發現了塑料袋……
然而在鯨魚身體內發現塑料袋、尼龍繩等垃圾,已經不是個例了。
2018年4月,在西班牙,有一只抹香鯨擱淺在岸邊。
在它的胃里,人們發現了大量的垃圾,其中包括塑料袋、塑料油桶、漁網等,這些垃圾的重量重達58斤!
鯨魚胃里的垃圾
在泰國擱淺的一只鯨魚經過解剖后, 人們在它的肚子里發現了80多個塑料袋!
在菲律賓一家博物館里,一名工作人員在海岸邊發現一只死去的柯氏喙鯨。同樣的,在經過解剖后,工作人員在它的胃里, 發現了將近80斤的塑料垃圾!
更讓人痛心的消息是,這不是這家博物館第一次在鯨魚體內發現垃圾,只是這只鯨魚是這家博物館遇到的死亡鯨魚中,垃圾最多的一只……
近些年來,擱淺在岸邊的鯨魚數量是越來越多,一開始專家還以為這是正常現象,以為是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鯨魚對海水的深度的變化出現了錯誤判斷,所以才擱淺在海灘上。
大自然有著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越來越多的鯨魚擱淺,也許就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一種警示。很多海洋生物,千萬不要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它們之前,就已經消失在了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