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自然界是十分殘酷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直都是自然界中亙古不變的法則。
物種之間存在著固定的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一般來說食物鏈越頂端的動物體型越大,戰鬥力越高,能夠捕獲的食物種類也就越繁多,但有這麼一種生物體型不大,但卻有能力獵殺其他的猛獸,它們的菜譜上,狼這樣的兇猛動物都赫然在列,這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它的名字叫猞猁。
猞猁是什麼
猞猁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呢?它是貓科動物的一種,長得和貓十分相像,卻又不同于獅子老虎等猛獸有著巨大的體型,猞猁一般只能長到一米長,二三十公斤。它們渾身是毛,身強體壯,有著極為發達的四肢。茂密的毛髮可以讓它們抵禦嚴寒,健壯的體魄可以讓它們在高山峽谷之中如履平地。是北緯三十度左右的地區最為出色的獵手。它的別稱又叫「狼貓」,可見它們是多麼的兇猛。
猞猁還是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屬于瀕危物種之一,所以大部分人沒有見過猞猁,也並不了解這種動物。
猞猁的生活習性
正如前文所說,猞猁是生活在北緯三十度左右地區的生物,它們一般出沒在常年積雪的山脈之中。猞猁和大多數的貓科動物一樣,也是獨來獨往的,它們也有能力不倚靠同類養活自己。
它們會游泳,會爬山,而且在平地上的奔跑能力也十分之強,可謂是「全地形兵種。」
它們的毛髮一般呈深灰色或者棕色,這是為了在捕獵之時更好地隱藏自己。猞猁作為一個食肉動物,有著極強的耐力,它們可以在冰天雪地之中將自己藏匿好幾天,一直等到有合適的獵物出現再利用自己的偽裝出其不意的突然襲擊,得手的幾率相當之高。
因為可以在山間和水中捕獵,所以它們在平常就可以進行偽裝,一般的獵物都不會提防。
猞猁的智商非常高,它們不僅擅長在獵物面前隱藏自己,也擅長在更兇猛的獵手面前隱藏:在平常的捕獵活動中,猞猁一般都踏著其他動物留下的腳印行動,並且在排泄的時候也會自己掩埋,不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做到了真正的來無影,去無蹤。
這也讓猞猁的身影更加難以發現。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們甚至還能爬樹,這樣的本事讓它們在面對危險時也能從容面對。
猞猁的「菜譜」
猞猁毫無疑問是一種食肉動物,但它不算龐大的體型也就決定了它的主要食物來源只能是兔子,松鼠,小鳥等小型食草動物,但不要質疑猞猁的能力,因為它雖然小,卻可以蚍蜉撼大樹似的獵殺比它更大的食肉動物,比如說狼。
其實在足夠的證據被發現之前,誰也不會相信這樣一個體長只有一米,體重只有四十公斤的獨居生物能夠獵殺成群出動的狼,就好像拳擊比賽也要分量級,羽量級的選手再怎麼能打也一定會被重量級的選手壓制住,所以人們普遍認為猞猁只能捕食比自己弱小的食草動物。
但實際上,猞猁雖然體型小,但是能力卻一點都不縮水,猞猁的身體結構其實和老虎,獅子這樣的大型貓科動物十分相似,都有長長的獠牙和驚人的咬合力,還有伸縮自如的爪子可以帶來巨大的傷害。
並且因為體型小,猞猁在平時消耗的能量自然也是比其他大型貓科動物要少得多,這也就給猞猁帶來的比老虎獅子還要強的耐力,更能長時間作戰。
猞猁還有著天生的勇氣和決心,是非常勇敢的一種生物,這麼多的條件加起來,猞猁的戰鬥力其實一點都不弱,可謂是「濃縮的精華了。」
但是猞猁畢竟是獨來獨往的,面對成群的狼群又怎麼能占到便宜呢?因此人們還是不相信猞猁能夠獵殺狼。
猞猁的獵狼之道
一切對猞猁的看法在一項研究資料被發表後都改變了,白俄羅斯的動物學家們在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之後發現:猞猁在他們的觀察期間內咬死了十幾隻狼,而基本上沒有狼成功殺死過猞猁。
原來,猞猁自己也清楚面對成群的野狼沒有什麼勝算,所以它們一般都會挑一些老弱病殘下手。
狼雖然是群居動物,但是再怎麼樣也不可能24小時都聚集在一起,一些喪失了捕食能力的老狼只能跟在狼群的後面行動,撿一撿其他狼吃剩下的殘羹剩飯,猞猁的目標就是這樣落單的狼。面對已經老去的狼,猞猁自然也是可以輕鬆的就將其戰勝幹掉了。
猞猁還會掏狼窩,吃掉幼年的狼和懷孕的母狼,所以猞猁菜譜上的狼,其實就是喪失了戰鬥力的狼,面對兇猛的狼群,猞猁還是會審時度勢的不去冒犯。
猞猁在幹掉狼之後,並不會吃得一乾二淨,因為狼的體型相對于猞猁來說還是太大了,猞猁獵殺狼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避免競爭。
因為狼和猞猁一樣,是哺乳動物,兩個物種之間自然也是有著競爭關係,畢竟獵物就那麼多,少一些狼,沒准就能多一點獵物。
結語
如此看來,猞猁還真是有勇有謀,在殘酷的自然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難怪兇猛如野狼也得稱它一聲「大哥」。也讓我們不禁讚歎這自然的美妙,能創造出如此強悍的生命。